第497章 这个无耻的疯子(1 / 3)

大宋骄阳 填海的精灵 441 字 2020-03-28

赵桓吐了一口浊气,大吼一声,泪似泉水叮咚叮咚涌出,流得满面晶莹剔透。

他为死去的侄儿流泪,不是悲伤,而是幸福,他的泪是甜的。

定下这个绝户计划,他就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渺茫的奢望,聊以慰籍蠢蠢欲动的心。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事,终究与妄想无异。

娶宋静心变为泡影,一怒揭破宋静心身世之谜,被宋江惊魂一瞥吓得魂魄俱丧后,赵桓再也不敢扑棱什么幺蛾了,准备戴着鲁王的帽子混吃等死。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绝户计划顺利实现了。建炎太子死了,祝富贵死了,孙傅死了,所有知情人都死了,他成为这个计划最后的知情人,也成为这个计划最终的受益人。

过不了几年,他的儿子赵谌就由于血脉关系,成为大宋帝位唯一最佳的继承人。

大宋天下终究还属于自己这一脉的,这么振奋而高兴的事,赵桓怎会不喜极而泣。

赵桓没有忘记孙傅。

没有孙傅就没有今天的优势,就没有儿子辉煌的未来。他以身犯险,独身去临安为复辟铺路,如今路铺平坦了,他也走了。

赵桓清楚,孙傅被刺身亡不确切,准确的说他是自杀,只不过握着凶器的手换成别人的而已,他是心甘情愿牺牲性命,成全自己的。

孙傅是他今生的忠臣,也是他今生的贵人,大恩岂能忘。待谌儿上位后,一定要给他追赠加封,给他后人一世荣华,否则与畜生有何区别。

其实赵桓没有意识到,他心里产生刺死侄子念想的时候,他就与畜生没有区别了。至于现在,他已经成为一枚标准的畜生,世间绝无仅有。

后面的路该自己铺了。

赵桓决定孤身去临安吊唁,为太子奔丧。

以前他怕去临安,怕弟弟将自己囚禁,现在就算囚禁,他一点也不怕。

五国城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活都熬过来了,临安城中充满希望的囚禁怕个啥!

赵构,哥乐呵呵的等你囚禁。

去临安是表明一种态度,也是为儿子铺路。

叔叔闻噩耗悲痛欲绝,亲自去吊唁,虽有向弟弟示好之嫌,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暴露无遗。临安城中上至高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谁不称赞重情重义的鲁王,谁不把鲁王留在心中。

或许有闲言碎语说自己参与谋杀太子,只身去临安会把这种说法击成碎末。若参与他敢堂堂正正来送人头?换做是你,你敢来吗?没有人相信,谁说谁就在诬蔑!

最差结果就是被禁锢在临安做安逸亲王,他太愿意了,求之不得!

皇帝无嗣,且无生育能力,过几年悲伤过后,立太子就该上了章程。这不用他着急,没有接班人朝堂就不稳,大臣们比他更急。

说来也奇怪,冥冥之中或许有安排,有宋以来好多帝王无子。仁宗无嗣将位传给侄子,哲宗无嗣将位传给了弟弟,就是自己得父亲宋徽宗。在帝王无嗣的状态下,大臣会不顾皇帝心中难受,前赴后继上奏折立太子,直到选太子进宫才肯罢休。

你当他们为江山社稷在奔走?他们在为未来某福利,太子成为皇帝就会知恩图报,人人心知肚明,不戳破而已。

赵桓冷哼一声,将这些大臣腹诽一顿,然后继续设想自己的美好未来。

鲁王在京城被禁锢是好事,在同一个屋檐下,大臣很容易想起鲁王有个儿子,是赵氏中血脉最近的唯一男孩,然后折子满堂飞,大臣涕零奏请,慢慢地太子就进宫了。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临安之行不论结果如何,他是很安全的。谁愿意没事找事去欺负未来皇帝的父亲?或许那时候欺负者死了,但你的子孙都不会死吧!

然去临安前,必须去自治区,去找他父亲把赵谌安顿好,儿子是他翻盘的唯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