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可怕的力量(2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6149 字 2020-06-19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厚待这些堑山塞谷的英雄,不能让愚公流完了汗水,再去流泪水。

所幸,既然李守汉有这个心思,下面自然也就不敢乱来。因此,虽然工程部队一直以条件艰苦,伤亡率较高而闻名,但是优厚的饮食工资待遇和良好的退伍保障,还是吸引着最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别的不说,一个李家直辖企业优先录用,就足够南中的青年打破脑袋往里面钻的。当然了,李守汉不会说破这一点,他总是时不时的感谢工程部队的高风亮节,辛勤付出,然后默默的把待遇提高一点,再提高一点。就连那些在阮家的修筑道路企业里服役的额官奴,只要表现好,或者是立了功,都可以提前解除官奴身份,变为自由身份。并且,李守汉继承了一个优良传统,如果家人当中有官奴的话,那么,不管你是作战部队、商船上的水手,筑路队的工人,只要你立了功,都可以提出以自己的军功来折抵亲人的服役期,甚至是直接恢复自由人身份。可能是因为学历太低的原因吧,李守汉从来就不习惯一边骂别人懒,一边把待遇降的更低。

在打通的国道和主要省道之后,一个更考验政权控制能力的乡道工程摆在了李守汉面前。对此,李守汉采取了通过基层政权鼓励多渠道筑路的原则,简单来说,不管你是地主、工场主、大海商也不管你是寺庙方丈道长还是天主教徒,只要能拿出钱粮来,修筑符合政府标准的道路,那政府就给你产业补贴,或者是减税,或者是介绍生意。

同时,对修筑完毕的乡道,实行分片包干,由基层干部分片负责乡道的维护。说白了,就是复制建国后的乡道管理制度,这一套在现在的中国来说,自然算不上先进,但是在那个时代,绝对堪称石破天惊。

一般来说,本来就没有路,也就是走得人多了之后,也就形成了路。既然没有人修,那为啥还要养护?偶尔能够出现一两个修桥补路,做日常养护的人,不是被视为有大功德于乡里的善人,就是奇人。李排长的回忆录里说,当年豫西的民团头子别廷芳,便有类似的规定,为了保证抗战需要,辖区内的农民,必须做到后雨修补路面,雪后扫雪。确保道路畅通。李排长对此啧啧称赞,顺带着,他也吐槽了一番,为啥那么多的中央军将领,政府高官们,反而不如一个民团头子?

当然,这些道路养护费用,自然也是有出处的,不会让乡镇基层官吏自己去想办法,那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李守汉还干不出来。他早在河静时期就出台了道路方面的相关法度,所有的在册车辆船只,除了被征用给公家服役之外,平时一律要交养路费,道路通行费。那种商家运货牟利,却让沿途百姓服劳役来维修道路的好事,在中原或许可以,在南中想都不要想。

为数多达数十万里的国道、省道、乡道,以及在无数江河上架起的桥梁,渡口搭建的浮桥,常设的摆渡,为几十万军队的快速机动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有了这些畅通的道路,才能保证部队在四十天之内,完成了从组建,到行军到了两广境内的变态速度。

当然,这些,也不仅仅是完全依托于硬件。各种制度和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更是胜利的保障。别的不提了,单单说行军方案的制定,我国历史上,从来都有兵过如梳的说法,甚至更有大军在某地通过,那么,三年之内不安排军队从这里通过的规矩。为啥?就是因为大队军马的通过,对于当地的生活会造成极大的骚扰。大明朝廷的制度则是更加过分,明文规定,只有军队到了我这一亩三分地三天以上,我才会发粮食给你们。在这三天里,你们就先餐风饮露,修仙练气吧!但是,你们还不能不打仗,甚至不能打败仗。不然,就休要怪我一支生花妙笔弹劾你们了!

而行军方案就避免了这一点。

参谋处制定的方案,同时抄送公事房。两个部门联合行文,大体上就是某个部队,以团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