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上)(2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8686 字 2020-06-19

当年阿谀奉迎,恨不得跪下了舔靴子底,然后转过身去破口大骂口诛笔伐的。而是有事情当面就骂,骂完了之后却是和自己的嫡系部下一般待遇,虽然不曾有什么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举动,却是让每一个和李家和南粤军打过交道的太监心里都是暖洋洋的额,舒服得很。

更何况,李守汉、李华宇父子们都是如同散财童子一般,不断的给这些对于金银财货有着变态追求的可怜人们制造发财的门路。

对于这个罗汝轩的底细,吴良辅早就从罗、谈二人口中得知,但是没有关系,如今这个情形,多一个朋友总是比多一个仇家强。

就在火并了罗汝才之后不久,李自成便突然集中全部兵力精骑西向,一举攻克潼关,闯进了八百里秦川。昨日得到的军报,如果不出现什么类似于周瑜、虞允文、张巡之类的人物,李自成在西安城中过年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眼下,陕西与山西之间的黄河便是一道界河,两岸壁垒森严泾渭分明。

面对着从东北和西面无声无息涌来的巨大压力,朝中的文武大臣勋贵太监们纷纷在私下里给自己找着后路和靠山。

往日里提及梁国公父子都是骂声不绝的一群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将那些“、蠹虫、乱臣贼子”之类的词汇悄悄的换成了“国之柱石、国之干城”。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罗明祖与谈奇瑞这两个手中握有数万京营新军的将领,在京城官场之中也是水涨船高。

“罗兄弟,大公子在山东日子可辛苦?”

宾主四人客套了几句落座之后,酒过三巡,谈奇瑞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相询。

“日子自然是忙碌得紧!不过,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令出法随!整个山东都在咱们的炮口下面,就算是孔家孟家,对于大公子的将令,哪个也不敢不听!”

喝了几杯酒,罗汝轩的话匣子渐渐打开。他不无得意的描绘起山东政令畅通的景象来。

“再说了,得罪了大公子,大公子一声令下,所有的商铺都不准买他们的棉花,不准卖粮食给他们,那些大户人家守着一堆棉花就只能全家老小抱头痛哭了!”山东各地已经开始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棉花种植园,地主们纷纷放弃种植粮食作物,转而种植棉花这种可以大把换钱的植物。

从每年的八月十五之后,便有大批的船只停泊在沿海各个港口,准备将收获的棉花海运南下,运到上海、广州,或是更远的南中去纺纱织布。南下运的是棉花,是人口,北上运得则是粮食和油盐等物。粮食换棉花,换人口,这是已经很成熟的一条交易产业链条了。

随着南粤军的战略调整,北上的船只越来越多,除了运载粮食油料食盐布匹之外,大量增加的是各类军事物资,火药、炮弹,弹丸,药品,救命包,军服、鞋袜、肉瓷罐、各种腌腊风干的肉食等等。都是令人眼热的好东西。

不过,,也有些更加令人眼热心跳的货物。

随着佛山等地冶金加工业的而渐渐复苏,南粤军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将河静的一些加工企业搬迁北上,到佛山等地安家落户进行生产,有的是全体人员随同设备北上,有的则是设备和一些技术人员北上,技术工人留在河静进行新厂的升级换代之用。

这些被大船运到佛山和上海等处的工场,在有心人眼里,比一船船运来的粮食布匹还让人眼热心动!

“兄弟,大公子打算如何安置王龙兄弟和你们?”罗明祖给罗汝轩满了一杯酒,因为同姓的缘故,他便很是亲热的称罗汝轩为兄弟。

“大公子那是没得说的!”罗汝轩先是没口子的称赞了一句李华宇,然后同罗明祖、吴良辅等人干了一杯,这才吧唧着嘴得意的说起了归顺之后的境遇。

按照王龙本身的想法,兵马稍稍休整一下恢复体力和士气,请李华宇为他补充一些粮草给养和弹药,他就立刻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