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争夺(一)(2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325 字 2020-06-26

此事,请他给一点恩典,让小曹日后继承你的爵位时加上这一个前程的功劳,可是,洪经略却说,不如现在便向摄政王请下这个恩典来。你父子且稍等半日,待本王犒赏已毕后便命人起草题本为小曹和将士们请功!”

站在多铎身后的洪承畴不由得心中为之一动,多铎说的这些事情,纯属子虚乌有之事。颁发多少赏赐,给每个选锋加半个前程的事,他也是刚刚才知道。可是,多铎却在全军将士面前,口口声声的说赏赐里有他这个经略招抚使的一份,另外,所谓的加半个前程,也是他提出来的。

“都说这位豫亲王勇猛有余,智计不足,闲暇时更是荒唐的紧,现在看来,纯属是讹传。这份用人的手段,便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

洪承畴也知道多铎这番做作,也是为他在军中树立威望,自然是点点头,对多铎投去了“我懂得你的意思”的眼神。

但是,这一份赏赐,不但让曹尔玉以下的出战官兵们感激涕零喜出望外,更是让所有在场的将士们垂涎三尺。

“娘的!只要出战,砍下来了南蛮子的脑袋,本身他的甲胄兵器归本人所有,更有大将军给出的赏钱还有半个前程。这个买卖划得来!”

无数人都在心里暗自下定了决心,再有同南蛮作战的事,一定要拼死向前,砍下几颗南蛮的人头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半个前程,这种军功功勋指数点,可是相当值钱的。完全不像是清末随便一个湘淮军军官都是一二品的顶戴,有黄马褂,甚至还有巴图鲁勇号而哭求一个实职守备而不得的年代。

清初的前程非常有含金量。天聪初年的八旗只有四十多甲喇,二百多牛录。加上朝廷的皇帝、贝勒、议政大臣、六部和内三院官员,中上层统治者总共也就500余人。

而立下了夺城、破阵、阵前斩将(敌军主帅)、绝对优势敌军包围下完成既定坚守任务、断后救主等极其危险的特殊大功,才价值半个、或者一个前程,而半个前程就能让普通旗丁进入世袭统治集团成员的序列。

清初(努尔哈赤到顺治初年)从没有任何世袭官职的白身旗丁,只要立功得到半个前程,就可以获得“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云骑尉”,源自汉官的“外委千总”,这就是最低级别的满清爵位,可升官至拨什库(领催),与品级制度挂钩,为正五品。

蒋良骐《东华录?顺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职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个前程为拖沙喇哈番。”

曾经有人计算过,在清初,从包衣到贝勒,一共需要二十四个前程。便是曹振彦自己,也不过是靠着半个前程从包衣变成了多尔衮麾下的掌旗鼓牛录章京。

就在众人一片羡慕嫉妒恨得眼睛都红了的目光当中,曹家父子被多铎左右手各拉着一个,兴冲冲的进了自己的大帐。

宽敞的大帐之中,早已摆设好了数十桌酒席。

众人酒过三巡之后,便在多铎的提议下,听高居首席的曹尔玉讲述此战的心得体会。

虽然在场的将领官员们识字的不多,更没有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的习惯,但是,每个人都高高的树立起耳朵,伸长了脖子,努力将曹尔玉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收入耳中,唯恐漏掉一个字。然后牢牢的记在心中。大帐之中,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交织在一处,余下的,便是曹尔玉的声音在帐内回荡。

“奴才也是跟随王爷一道,从塔山时起便和这南粤军作战。平心而论,南粤军确实是我大清八旗的劲敌!军纪严明,器械精良,尤其是善于使用炮火,往往是炮弹刚刚落地,步兵的铅子就打到了你眼前,跟着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候。”

“我八旗将士,论起来,个个都是好汉,都是十余年间战场搏杀,养成的精兵良将。论起武艺来,比这些农夫出身,仅仅操演过数月的南粤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