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贸易是普世价值!神圣不可侵犯!(2 / 4)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5198 字 2020-05-02

到了棉花收获季节,便是一片白茫茫的,仿佛置身于北国的雪野冰川之上。这些土地,要么是来自于苏丹和土邦主的割让,用于抵扣军火货款,要么是战败的王公们在下台逃亡之前,用手中已经不那么好使的印玺在地契上盖好朱砂,给自己在南中的寓公生涯加上一点保障,换一点养老金、安家费。

棉花,在南亚次大陆上,已经是成为了上至苏丹王公,下至低等贱民的护身符、保护伞。大量的优质长绒棉被运到海边,装船运走。换来的,则是一船船的稻米,一船船的刀枪火药。

同样的丰收景象,也出现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埃及,在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上,

在科普律鲁算端的大力推广下,素来便有棉花之国美誉的埃及地区,更是成为了长绒棉的种植园。虽然没有印度次大陆上那么壮观的景象,但是,那些在这块被称为“米斯尔”的土地上生活的酋长们,在科普律鲁大人的威胁利诱之下,纷纷将自己家的农田变成一块块的棉花地。用那些上等的长绒棉变成一柄柄呲铁钢刀,变成上好的盔甲,变成精良的火铳。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棉花,在科普律鲁大人手中,还可以变成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残暴军队出来。

科普律鲁大人招募倭国雇佣兵的费用,也是从棉花的价款当中支出的。

一船一船的长绒棉沿着尼罗河进入地中海,再用马车转到进入红海,转入印度洋,通过西奈半岛接驳南粤军的大船,换回了成千上万如狼似虎的倭国雇佣兵,成为科普律鲁家族手中震慑四方的长刀利刃。

这种用工业品剪刀差的手段,帮助南粤军控制了已知农业世界的大部分产棉区,杜绝了别人通过发展纺织业进而发家致富的道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仿佛鱼群般往来穿梭于非洲、印度的船队,满载着上等棉花运到南中各个港口,用这些雪白的植物纤维,来填满成千上万台似乎生长着一个无底洞般胃口的果下马纺织机的血盆大口。

是人就要穿衣,这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哪怕是黑非洲的那些黑人,也要在腰间围上两块色彩鲜艳的棉布来遮羞。这些运载着棉花到南中各地的船只,自然回程的时候,船舱里满载着各色的棉布。从白色的本色布,到各种颜色的染色布,各色花样的花布,林林总总,堆满了船舱。

如果不是考虑的安全防火的需要,这些商人们会把火药兵器和布匹丝绸放在一起运输,尽量的节约空间。

同棉布丝绸等纺织品一样,火药火器刀枪盔甲,同样是南中各个工场出口的大头。

玉米秫秸炭化,代替了柳木炭,从倭国运来的大批硫磺,在德川将军的治下,更是俯拾可得的废物,再加上硝化田等设施所生产出来的高质量硝,将南中所出产的火药生产成本降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算是加上利润,卖给那些欧洲土鳖们的采购商,他们加上运费、自己的良心利润,运回欧洲,也比他们自己制造的要合算不少。而且,质量绝对过得硬!

靠着棉花的原材料出口,棉布丝绸等纺织品的进口,以及各式军火物资的采购,这些商人们靠着这几项大宗贸易,以及茶叶、香料、瓷器,药品等商品的贸易,一个个过得堪比王侯。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放债给各个国家的国王,或者是通过联姻、抵债等形式,获得采邑和爵位头衔。

如今,这些英格兰海盗居然要破坏已经运行的很好的贸易体系,这不是和咱们大家伙过意不去是什么?绝对不能容忍!

于是,大厅里七嘴八舌的叫骂声,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

“取消同英格兰蛮子的一切贸易!”

“支持查理一世剿灭叛贼!”

“请求公爵殿下发放私掠许可证,我们大家可以在海上拦截一切挂着英格兰旗帜的船只!就像他们在加勒比等地干的那些无耻勾当一样!”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