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头上冒汗了(1 / 3)

我是崇祯四皇子 玉召 6340 字 2020-04-25

a a a a 牛二乃是盐山县人士,本来要是按照以往的轨迹,他可能会老老实实的当一辈子的庄户人,给地主种地,或者突然的发一场病,就此结束一生,可在这末世之中,却是让这世道,生生的逼成了造反的贼人。

a a a a 不过要说“贼人”二字,牛二首先是不认的,那什么劳资的皇帝都死了,国都都被李大王攻下,俺们这些乡民起事,却是造谁人的反?

a a a a 牛二这几天很神气,也很精神,一来他在半月前参加了盐山县的这场起义运动,因为作战勇敢,砍了两个脑袋,被升为了总旗,虽然手下仅仅管着五十来人,但是对于这位人生前三十年都跟黄土地打交道的汉子来说,已经十分满足了。

a a a a 二来嘛,则是他家有了自己的良田,虽然以前也是种地,但是自有的那点土地,贫瘠不堪,哪里能种出什么东西来,牛二一家能活到现在,全靠给城中大户们种地才没被饿死。

a a a a 而良田全都被城中大户们圈占去了,哪里能轮到他们这些贱民,不过现如今好了,新任的知县太爷,不仅带着大家公审为非作歹的大户们,而且还丈量了全县的土地,将那些狗日的大户们圈占的土地,分给了我等小民。

a a a a 不得不说,在拿到地契的那一瞬间,牛二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a a a a 可当实实在在的地契拿在手中,上面那鲜红的官印,却又是在告诉牛二,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a a a a 牛二参加起义之事,是因为吃不上饭了,不得不如此,可现在,牛二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拥戴如今新的盐山政权。

a a a a 就是因为如今的事情给了牛二一个盼头,而国都被攻破,天下无主,又给了牛二一个心安。

a a a a 牛二更有动力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带领俺们起义的将军!

a a a a

a a a a 通往盐山县官道上,在与临县交接的界碑旁,却是临时搭建起了几个帐篷,原本不设卡、畅通无阻的官道上,也架设上了阻碍。

a a a a 一旗兵丁正驻扎在这。

a a a a 他们负责整个盐山县南面官道的检查和预警,五十人的一旗兵力,配备了一匹快马,一旦有任何情况,可快马飞报。

a a a a 这是如今的盐山知县候峒曾发下的谕令,在整个进出盐山县的路口、要处、官道上,全都派了人前往驻守。

a a a a 这是防止有贼人窥探不轨,细作混入作祟,且掌控全县,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之事。

a a a a 当时侯县尊召集了小旗以上的军官都去听讲,县尊说了很长的一大串,牛二没有记住多少,但牛二却记着这谕令是对盐山县好,故而谕令一下,很多如同牛二这般也没有听懂的军官们,不管如何,却是全都不折不扣的执行去了!

a a a a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候峒曾不愧是多年的干吏,整个盐山县下辖,除了最初慌张了两天,待安民的告示发出去,又有村民现身说法之后,治下的百姓也就慢慢接受了现状。

a a a a 按照知县侯县尊的说法,治民,应当诱之以利,驱之以害,二者兼备,才兴礼仪,如此才能大治——说白了,就是给百姓好处,不过分害民,之后才能将仁义礼智信那一套搬出了用。

a a a a “一个个都打起精神了,一定都要瞧仔细了,侯县尊可是说了,要严格把守各个要处,一旦谁那里出了岔子,可是要打板子挨军棍的!”

a a a a 牛二从帐篷中窜出来,用竹篮子提着一筐草料,却是要去喂马儿。

a a a a 这马匹可是如今最最宝贵不过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