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偷梁换柱(1 / 3)

我是崇祯四皇子 玉召 7129 字 2019-12-19

朱慈炤等人用了早饭,便要出发,只在这时,却有特讯营的探子来报,称北门中来了一队人马,打的乃是辅国将军府的旗号,有二十多人,五人骑马,十多人步行,看那样子,却是正往吴家村而来。

朱慈炤心中一惊,便以为事情泄露了,但转念一想,若真的事情暴露,那县城中岂会只出来这点兵马?

他转身向身侧的军师看去,候峒曾和黄淳耀此时正贴耳说着什么,见朱慈炤向他二人看来,候峒曾便拱手道“将军,必不是事情有漏,但请放心,然这二十多个兵马却是我等一个机会,需把握一番。”

朱慈炤此时心中也有了一番计较,他听那候峒曾如此说,便道“军师勿言,正巧我心中也有一策,我们何不写到纸上,看看是否想到了一起?”

候峒曾微微一愣,转而笑道“将军竟也有策,哈哈,也好,且让下臣看看,下臣愚智可否赶得上将军。”

说完,也不待朱慈炤再说什么,便径自取来纸笔,在草纸上写下了一行小字。

黄淳耀、黄渊耀听朱慈炤所言心中不免哂之,小小年纪还要和为官多年、博学多智的候夫子比量智谋,真是有些不自量力,岂不知夫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然是生员?

只怕让你此时去考,明年这个时候,你还是个白丁哩!

虽然心中如此想法,但两人没有将他们的话说出口,只是暗叹永王殿下看来自南狩以来,被陛下吹捧的有些过火了,少年郎,已然认不清自己了!

不一会候峒曾便写完了,他拿起纸来吹了吹,便又展给黄淳耀看了看,黄淳耀一看纸上那行字,顿时一呆,但随即便微微点头称赞起来。

黄渊耀在旁边伸着脖子看了看纸上的字,看完之后也不禁心中暗暗称赞候夫子果然不是常人,听闻他素有急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三人这边传看了,却见朱慈炤那边却也写完了,便笑意盈盈的看着朱慈炤。

他们虽然心中在笑,但是对于朱慈炤所谓的心中也有一策不以为然,虽然崇祯皇帝跟他们讲了朱慈炤是如何带众人逃出京城的,但是在他们这些聪明人看来,也只是有些智慧和运气罢了。

若不是遇到那忠臣刘文耀、刘文炳,只怕永王计止于此也!

朱慈炤在草纸上写完,便也将草纸捏在了手中,看了看候峒曾见他看着自己,双方便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纸张一同展了出来。

只见候峒曾的纸张上写着四个字,朱慈炤的纸上也写了四个字,细细看来,却不是一般无二?

偷梁换柱!

二人纸上写的都是“偷梁换柱”四字。

此时那候峒曾不禁的惊了,看着朱慈炤的目光也一变再变,小小的年纪,只不过听了禀报的功夫,竟然便和老夫想的一样?

是奇才还是巧合,亦或者说他瞥见了我纸上所写?

候峒曾向朱慈炤看去,只见他正向自己微笑,看他眼神笃定且清澈的样子,哪有半分作假的模样,且自己和他书写之时皆是背着对着,定然不会有所泄露。

候峒曾叹了口气,那就只能是永王殿下自己想出的了,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急智,真是奇哉怪哉!

他的心中不禁重视起来,看来不能将这位永王殿下当做草莽武夫看待了。

候峒曾、黄淳耀同时看向对方,只见双方眼中都有惊色,显然也都吃了一惊,而目光中其他什么寓意,却只有各自心中知晓了。

黄渊耀此时长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双方这张纸上所写,心中不禁翻江倒海,再难平静,他自小天赋秉异,甚至比他哥哥黄淳耀还要优秀,他在听到朱慈炤要和夫子比量的时候,心中也在暗暗思考,表面是看是朱慈炤和候峒曾的比量,其实黄渊耀已然将自己加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