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前马后,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热情地道:“贤侄莫要多礼,我家十三郎自入京后,多蒙你照顾了!”
“哪里哪里!”
这话说的,让严世蕃的脸皮都不禁微微一红,赶忙道:“平日里明威也照顾我的,如今赶上了他的人生大事,小侄还请出一份力,望伯父伯母应允!”
海浩笑道:“难得你有这份兄弟情义,当然好啊,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
严世蕃正色道:“小侄别的也帮不上太大忙,但挑选一位合适的媒人,还是能起到几分作用的!”
纳采是六礼第一步,是男子家中请媒人携带礼物,到女子家中初步商议的过程。
这一步最关键的,不是送多少礼物合适,而是挑选一位合适的媒人。
所谓明媒正娶,这个“媒”是极为关键的,不仅是从提亲到完婚,所经的三书六礼,媒人全程参与,关键在婚前,媒人需核实双方的家庭背景、财产状况,并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在婚后,夫妻矛盾仍由原媒调解,如果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那去地方衙门时,也要媒人出庭。
媒人分为官媒和私媒,前者服务于官员士绅,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后者活跃于民间,由于良莠不齐,借双方信息不对称大肆敛财,甚至将一些有缺陷的男女配给正常人,形象逐渐被丑化,在戏曲里面多以嘴角痣、巧舌如簧的印象出场。
讲白了,就是缺德事干多了,形成的刻板印象。
毫不夸张地讲,在古代,男女两方的家境决定了婚姻的上限,媒人的选择则决定了婚姻的下限。
“嫂夫人的身份毕竟不比寻常人家的女子,这一般的官家媒人恐怕难以胜任啊!”
严世蕃倒是不觉得,哪个昏了头的媒人,敢在今科榜眼和太后义女的婚事之间使绊子,但恰恰因为双方的地位太高,由此牵扯出的礼数问题,一般的官媒恐怕都应付不了,也要格外注意。
“竟是如此……”
海浩还真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门道,听完后都觉得涨了见识,耐心问道:“贤侄可有举荐之人?”
严世蕃此来是做了功课的:“小侄确实打听到一人,曾入礼部习婚仪,专司京师高门的媒聘,被人称作‘牵丝夫人’,可堪重任,便是有人就嫂夫人原是外藩郡主的身份刁难,她也能从容应对……”
听到这里,朱琳的眼神里略微有些复杂,却也是一闪而逝,带着柔和的笑意,颔首道:“有劳贤侄了!”
“哈哈!应该的!应该的!”
趁着两位长辈和兴冲冲的严世蕃以过来人的经验,讲述婚礼的细则时,海玥找到莫老,提及之前安排的一件事。
如今他们功成名就,也该接各家人过来享福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之前爹娘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好处,海浩和朱琳自个儿跑来京师,毋须去家乡接,但海瑞和林大钦都是单亲,他们的母亲还需要关注一下身体健康。
历史上林大钦英年早逝,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高中状元之后,兴冲冲地把母亲接来京师享福,结果老夫人习惯了南方的天气,受不住北方的苦寒,很快就病倒,林大钦赶忙将母亲送回广东,但这一来一回的折腾,让他的娘亲元气大伤,没多久就病逝了。
林大钦万念俱灰,接连呕血,由此辞官归乡,于潮州讲学,三十多岁也病死了。
当然这期间还有些别的原因,但此事是主因,海玥自要防备,早早在他面前提及了此事。
林大钦自己也体会过什么叫水土不服,他来到京师后其实没遭什么罪,国子监的斋舍住宿环境不说一等一的好,也比平民百姓强得多,即便如此,这一年多还是生了几场大病,尤其是会试那一场,直接影响了发挥,不然三元魁首都有望获得。
有鉴于自己年纪轻轻,都落得如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