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恒,北宋一共九帝。
赵光义从头往后看,看到书中二哥的事迹记载无误,紧跟着便看到对方在开宝九年逝去。
跟着记载的便是他这位太宗皇帝。
收复吴越,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两征辽国失败,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连带着在位时期的种种措施。
赵光义看的很是认真。
注意到对方看到两征辽国,边上的赵匡胤轻嗤了一声。
“光义啊,行军作战,你是个外行,有些事,就得擅长的人去做,胡乱插手,只会一败涂地!”
“大宋不能如汉、唐甚至于后世大明那般天下一统,根源就你在身上!”
“为兄虽说重文轻武,但军备方面也未曾轻视,而你自征辽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
甚至于重文抑武,只顾着稳固自己的权势,而选择偏安一隅,就是你的那些后代,也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听着二哥的讥讽,赵光义脸色有些涨红,他已经看到了檀渊之盟,看到了赵恒那家伙上位的种种措施。
泰山封禅,这家伙真有脸啊!
赵光义抬头,手中的宋史被他合上。
书里的内容有理有据,桩桩事迹,记载分明,他那张脸此刻变得有些青红交加。
“继续往下看,翻到最后,看看那什么赵佶、赵桓的!”
“那可都是你的好子孙啊!”
有关宋史,赵匡胤在参加过几聚会之后,便已经通过大明那边的人了解了个清清楚楚。
彼时看到宋史记载的徽钦二帝,他气的恨不得直接跨越时空,用上盘龙棍,狠狠的鞭挞那两个家伙。
当皇帝,当皇帝还能被人打到都城,俘虏而去。
甚至于,一点皇室的脸都不要了!
什么牵羊礼之类的屈辱,硬是能忍下去。
好家伙,被人俘虏多年,还能再生一些子嗣。
当俘虏当习惯了,当滋润了是吧?
赵匡胤觉得,有这样的后代,简直就是丢他老赵家的脸。
直到赵匡胤后来想到,徽钦二帝虽说是赵家后人,但跟他的关系可差远了。
那是赵光义的后代,又不是他的后代。
而自己的南宋后代可没那么屈辱。
崖山海战、殉国而亡。
虽然大宋就此而亡,但他赵匡胤的血脉,可不像赵佶、赵桓那般,丢他老赵家的脸。
——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