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南蜀篇6(赵灼视角)(1 / 2)

我轻笑着将信从信封里抽出来,一展开入目便是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簪花楷。

我娘的簪花楷自带一种风骨,是旁人怎么模仿都模仿不来的。

不过这次,我倒是猜错了我娘的意图。

她的并不是催我回雍都城成亲的事情,而是喜滋滋的告诉我,她的义女,我的义姐,苏云栀又生了一个女儿。

除此之外,对于我的婚事竟然只字未提,只是嘱咐我在战场上刀光剑影,十分危险,要我万分心。

只要人是安全的,即便是晚些回去也是无妨。

往日里总是催我快些成亲的人如今突然换了一副慈母的模样,倒真是让我颇不习惯。

不过苏姐姐生了女儿,确实是一件值得恭贺的喜事。

我提起,开始给家里写回信。

从前因为归期未定,不愿给他们无谓的希望,我的回信里永远只有“安好勿念”四字。

但如今大局已定,只剩下最后一战或是议和,我终于也可以多写一点。

将我这三年以来在军中的生活,发生的有的一切,都告诉远在雍都城牵挂着我的人。

也不知怎么,我今夜似乎特别多愁善感,许是娘的信里提到了苏云栀吧。

在军营三年,我无心情爱,一心只想要收复南蜀疆土。

我也极少会想起不该想起的人。

时间久了,我甚至都以为,我早就已经放下了。

直至方才我看见那个名字,我才惊觉,原来不记起并不代表已经放下。

甚至很多记忆在我脑海中都已经模糊,唯独与她有关的一切,我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世界众多感情,倒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两情相悦。

两情相悦毕竟是极少数,感情的常态多是爱而不得。

苏云栀于我而言,便是我心中的唯一的求不得放不下。

我这一生,父母慈爱,兄友弟恭,从未有过不顺心的时候。

唯一的不顺遂,都是与她有关。

提写着回信的时候,我不由控制的便想起了我与她认识后的每一段回忆。

从我便听我娘,她怀着我的时候极爱吃辣,原以为这一次定能生个女儿。

甚至连女儿的名字她都已经想好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若是个女儿,便叫做赵灼华。

只可惜老天爷并不愿意满足她想要生个女儿的心愿,我到底是个男孩子。

于是赵灼华抹去最后一个字,便成了我的名字。

娘与义母未出嫁时便是闺中好友,只可惜义母身子不好,成亲多年也只得了苏云栀这一个女儿。

听她们怀孕之时,曾有过约定,倘若生下的都是女儿或是儿子便让我们义结金兰。

倘若是一男一女,便定下一个娃娃亲。

两家本就是世交,若能亲上加亲自然是最好的。

我不知道义母有没有与她提过这些事情,反正我娘亲,倒是将那些事情与我吐露了个干干净净。

所以我很的时候便知道,苏家姑娘虽然只比我大上一个月,但长大后我是要娶她做媳妇的。

我是要一辈子都对她好的,并且,只对她一个人好。

只可惜,我与她,从来都只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罢了。

五岁的时候,娘亲带我去苏府做客,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我应该一辈子只对她一个人好的姑娘。

她梳着女孩都会梳的双丫髻,穿着粉色的襦裙,抱着义母的胳膊撒娇。

我那个时候并不懂娃娃亲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我对她好是绝对没有错的。

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红了脸颊,我想些好听的话去哄她高兴。

所以我学着二哥平日里与房中丫鬟话的腔调,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