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索要国宝(1 / 2)

听起询问,两位使臣相视一笑。

百济使者率先拱手回应。

“大唐物产丰饶,兵马强壮,近年前,北征突厥,创下惊人战事。”

“百济陛下深感大唐兵威,虚心受教。”

“如今高句丽兵锋正盛,百济国惶恐,望能的大唐庇佑,过人也可免受战火之灾。”

话音未落,新罗使臣接过话茬,眼眸之中带着一抹期许。

“唐王陛下,高句丽全民皆兵,号称坐拥五十万大军。”

“近年来盖苏文大力兴兵,日渐膨胀,新罗陛下宅心仁厚,却奈何地势所限,锅中并无与之对抗之兵。”

“若是能得大唐庇佑,换的一世太平,新罗全国皆以大唐为尊,百姓都会念及大唐天恩。”

罢,新罗使臣跪拜在地,两手齐贴额间,缓缓拜倒。

“望唐王陛下能解新罗之危,新罗自当每年敬献国中珍宝。”

五体投地,行跪拜大礼,当真有些诚恳万分的意味。

这么些年来,高句丽一支便是唐王心中的一块心病。

以至于高句丽一举一动皆在唐王眼中,苏盖文大兴兵工,加强国中戒备,搅动半岛三国格局,一统半岛的野心昭然若揭。

两位使者前来,到底皆是因为惧怕苏盖文而来。

但这其中却有些猫腻。

百济的态度颇有些见风使舵的意味,这些年来与高句丽的关系忽冷忽热,甚是微妙。

至于这个新罗,看起来却是咸鱼一条,一心想着护国安民,多次与百济达成抗衡高句丽的决定,也多次因百济对高句丽的关系而破裂。

此番两人先是送上国中珍宝,又将大唐夸成天国,却迟迟不敢出自己的目的,只怕是索要之物非同可。

深邃的眼眸之中泛起一抹精光,唐王拍拍龙座扶手,哈哈大笑,震得冕旒冠上玉珠乱颤。

“好了好了!”

“你两巧舌如簧,到底乃是征伐高句丽之事。”

“不过这乃是大唐国事,征伐与否,何时征伐,皆由我大唐做主。”

缓缓挥挥手,唐王打的道。

“你们呐,也不用这般叫苦了。”

“若是两国与大唐通好,若起战事,大唐可酌情调兵。”

唐王也不傻,怎会依他俩三言两语就贸然攻伐?

这前朝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且损失惨重。

唐初当年,唐王下令收回前朝战士遗骸时,捣毁了高句丽引以为傲的‘京观’。吓得高句丽修筑碉堡城楼防御,东起扶余城,西南至海,绵延千里。

就这一条防御工事,想要突破,也定要从长计议,怎可贸然攻伐?

新罗使臣听闻唐王的话语,心中顿时一惊。

唐王的话语,可过于模棱两可,既没有婉拒,又没有同意,完全一幅看你忠诚度的意味。

大唐或许能等自己国度表忠诚,可自己国度的子民等不了啊!

高句丽咫尺之遥,大军压境是瞬息间的事情,保守战火屠戮也是一盏茶的功夫!

匆忙直起身子,新罗使臣面上焦虑万分。

“唐王陛下,新罗臣服之意,天地可鉴呐!”

“斗胆恳请陛下出嫁一名公主,行两国姻亲之好,新罗愿每年敬献十箱珍贵药材,美人百余,金线织品百匹。”

“愿求大唐庇佑,互通有无,行姻亲之好的佳话。”

新罗的这番动作颇有些突兀,求和之心颇为急切,甚至于敬献的宝贝可算不少,有些让人迷眼!

要知道这弹丸之国,武职本来稀缺,能每年出上这么多的宝物,算是极限。

就连身旁的百济使臣脸色为之一变。

新罗的郡王却是有些羸弱,可深得民心,却不曾想这君王竟是能放下身段,替新罗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