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冷水多好鱼。
整个太行山上寒潭幽涧多不胜数,还有许多山洞湖,地下湖,鱼的种类多不胜数。
‘太行白鱼’内共计二十六个品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南太行白鱼。
传说这是黄河鲤鱼逆流游上高山后演变出来的品种,也叫巴掌鱼。
林东方看完白鱼的介绍后对太行山的渔业有了大概的了解。
大船改造还要个一两天,正好给小猫弄点鱼让人给捎回去。
林东方骑着一头不会堵车的小毛驴来到了太行山南边的白鹿山。
白鹿山顾名思义,这里的主要动物就是白鹿。
林东方看了看白鹿的资料,遗憾的叹息一声。
“白鹿肉酸,通体只有鹿茸可以入药。”
“可惜这么好看的鹿,居然不好吃。”
叼着草棍来到一个湖泊前,太行山上此时正值夏季,但也遵守着地势越高温度越低的规律。
这个湖泊的水很凉,远远望去水面呈现出浅浅的青蓝色,走近之后可以看到清澈的湖水下有着一些白蓝色的沙子。
林东方踏波而行来到湖心处,挥手,撒网!
毕竟是要给小猫弄点特产,甩杆钓没效率。
不多时,一网的南太行白鱼就上来了。
这鱼的长相很有特点。
双手合十就是这鱼的形状,指尖处是鱼头,掌根处是鱼尾。
鱼尾不大,毕竟在这种冷水里没什么天敌,不需要它们奋力游动,多长肉和脂肪来对抗寒冷才是第一要务。
细小的鱼鳞可谓一碰就掉,去鳞去鳃去内脏后,从背部下到竖着把鱼分开。
这样才能完好的保留鱼腹部鱼皮,在烤制的时候鱼肉的油脂可以兜在里面,持续的释放出香味。
“这肉真不错!”
林东方从一边的钩子上取下一条放好血的巴掌鱼。
他吃鱼生向来都是吃净肉,但这巴掌鱼的鱼骨真的很软。
剥皮后取只有骨肉没有内脏腹腔的鱼腰部分,开切!
刀刃切断鱼骨时候的波波声对于每一个喜欢吃鱼生的人来说都是最动人的音符。
甚至有些白鹿都被引了过来。
它们低头吃草的时候也发出了同样清脆的声音。
刀光过后,一整个鱼腰身就化作了轻薄的‘蝴蝶片’
白鱼的白不仅体现在鳞片上,晶莹剔透的肉里还有一根根白色丝线,这是白鱼的油脂,这一层网状油脂就是这条鱼极尽美味的秘密。
甚至烧这种鱼不用猪油来增香,只用植物油就有很好的味道。
“美啊!”
林东方倒出一小蘸碟的黑塔老酱油,不需要其它任何调料,夹了一片肉蘸了点酱油就送进嘴里。
“依旧不压味,这酱油真是绝了。”
细嫩的鱼肉里油脂释放出最原始的香味,与酱油的咸鲜一起衬托出鱼的鲜美。
软中的脆是鱼骨,切的这么薄的鱼骨不再是吃鱼的阻碍,反而成全了一种独特的口感。
“好吃!”
剩下的鱼片里加了泡山椒,腌萝卜丝和葱丝等,又是别样的美味。
吃完鱼生就要忙活正事了。
小猫的烤鱼。
林东方寻了个干燥,阳光充足还风大的悬崖开始晒鱼干。
一条条白鱼从背部切开后摊平,抹上一层源于外界的粗粒海盐就可以晒了。
‘山珍’遇到了海味,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融合出不一样的美味。
时间阵法中渡过了七八天的时间,白鱼已经有六七成干。
鱼油已经析出,自鱼尾落在地上。
捏一捏鱼肉,依旧有些弹性。
这种程度的鱼干不论在炭火上慢烤还是炖煮都是相当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