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二十万人的箭矢阵【第二章】(2 / 3)

辎重营行军缓慢些,前、中军各有五个万人战斗营,前、中两军轻装行进速度较快,为了给予各级将领更多整顿、训练军卒时间,每急行百里就会停下休整,等待后方辎重营,避免前中后三军脱节。

庞大的军团如同双锋矢巨箭,而且两个锋矢如同电动锯齿交替咬合,即便遇到同样的十万敌军,董虎也相信,递进冲撞军团足以击溃敌人。

董虎极为谨慎,不会因在大汉朝境内就可以肆无忌惮,他将所有步卒,包括五千临洮儿郎全部充入十万大军中,或充当各级将领,或充当各作战营嫡系义从牙将,而五千本部骑则被董虎留在了身边,由他亲自押后看护后军辎重营。

二十万人集团军分成前、中、后三军,前、中两军各五个万人战斗营,以及后军十个万人辎重辅助营,三军由董卓、监军使郭胜、长使刘胜总掌。

牛辅任前军统帅,李傕、郭汜任前军左右司马,华雄、孙牛、胡三、董信、董耀任五营副将,直领前军五营将士。

徐荣任中军统帅,张济、樊稠任中军左右司马,董小乙、刑勇、董重、董骨、刘弃任五营副将,直领中军五营将士。

董虎任后军统帅,原白马羌老将担任左右司马、十个辎重辅助营副将。

三军统帅中,郭胜、刘胜都是为了混功勋或监军的,并不怎么过问打仗事情,董卓是征战二十年的老将,在董虎记忆中,董卓即便到了死的那一刻,他也没真正大败过,是个用兵极为谨慎的人,担任二十万大军统帅是极为合适的,而能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将领,也只能是董卓。

牛辅出了臭主意还行,让他打仗是不行的,但他的左右手李傕、郭汜却极为厉害,一个是能随时拉起一帮闹事的家伙,一个是悍勇马匪,一个有脑子,一个敢打敢拼,两人分开或许不如何,可若联手,天下能治住他们的将领还真没几个,牛辅做统领,李傕、郭汜做左右司马辅佐,由他们总领前军五个作战营是合适的。

徐荣跟随董卓时间最久,在董卓任雁门令时就跟随董卓,用兵极为沉稳,张济、张绣叔侄自不用多说,再加上樊稠,三员悍将配上一名沉稳大将,由他们统领中军五个万人战斗营也是合适的。

董卓也好,牛辅、徐荣等人也罢,他们都是统领,但他们不是直接统领兵卒的将领,能统领兵卒的将领,只能是包括华雄在内的十副将,只能是董虎名下十副将!

大汉朝将领不在乎下面统领兵卒的将领,在乎的是能够统领多少兵马,在乎的是兵卒能否为自己获得胜利所附带的功勋,而这与大汉朝的兵制有关,战时临时征募,战后兵卒解散,再如何有本事的大将,手里的常兵也仅有两千卒,正因这个原因,将领们根本不在乎兵卒在不在手里,只要听话就成。

天下大乱前,将领们都不怎么在意手下有无兵卒,在乎的是朝廷给予自己征调兵卒的权利,至于天下大乱后,诸侯遍地后,那又是一种情形。

别人不知道张角造反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十年后情景,董虎又如何不知?别人不在乎兵卒,他怎能不在乎兵卒的直领权?

董虎不在意上面的统领是谁,只要不胡来让兵卒去送死,他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不允许别人插手军卒的事情!

一前一后两个巨大箭矢,每个箭矢都意味着五万兵卒,两个巨大箭矢交替向前,后面则是庞大的辎重车队,如此庞大队伍控制着两百里的宽阔面,任何人看到如此庞大队伍,就算想有坏心思也都得老实塞进肚子里。

二十万人的迁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准备时间也更长,当前军五个万人作战营率先渡过黄河时,时间已经进入八月中,而南阳宛城也送来了决定胜负的一战,几乎就是另一个定颍城战场的还原,当朱儁领万卒抵达宛城后,与荆州刺史徐璆、南阳太守秦颉一同对宛城发起数日强攻,斩宛城贼帅赵弘,然宛城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