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囚徒和抢粮(2 / 3)

县也抢了。

凉州刺史左昌惊恐,一日三求救,向凉州其他郡县求救,向皇甫嵩求救,向长安、雒阳……反正是能想到的,全送信求救。

汉阳郡是凉州的政治中心,汉阳郡大乱,整个凉州不安,皇甫嵩也不得不日夜救援冀县。

河湟谷地果然是西北的动乱源,董小乙抢了粮食后,汉阳郡羌人……甭管之前是不是反叛投降的羌人,还是没反叛的,全都一哄而上抢粮食。

不仅汉阳郡抢粮,陇西郡、安定郡、北地郡全发生了打砸抢粮、羌民村寨与汉民村寨互殴事情,原本已经渐渐稳定的凉州,因董小乙抢粮事情,立马又陷入了各郡县惶恐不安中。

整个凉州动荡不安,陇西郡李参率先上表弹劾皇甫嵩,弹劾他巧取豪夺有功将士的牛羊不还,这才激怒了董部义从抢粮,继而引发了所有羌人不满。

孙牛唯恐他人不知道朝廷欠了自己粮食似的,整日让人在各郡县宣扬,不仅西凉各郡县官吏知道皇甫嵩欠了董部义从十三万石粮食,下面的百姓也都知道,对于董部义从抢粮并无多少反感,毕竟欠债还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不发生祸事时,各郡县官吏还不会多说什么,可祸事来了,城内城外都发生了抢砸、殴斗事情,当谁也不知道还能否看到第二日太阳后,也都怕了,在李参率先上奏弹劾皇甫嵩后,凉州雪花似的弹劾奏折送到皇帝案头,齐齐弹劾皇甫嵩不还董部义从粮食,这才引发了羌民的不满抢砸。

皇帝大怒,立即罢去皇甫嵩护羌校尉一职,重新启用因与鲜卑战败而贬为民的夏育,任命夏育为护羌校尉。

田晏、夏育曾是段颎的左右司马,在段颎彻底投靠了内廷宦官后,两人也水涨船高,田晏任破鲜卑中郎将,夏育任乌丸校尉,但在熹平六年时,两人出塞攻打鲜卑弹汗山时遭遇大败,三万骑得以逃回者仅一二,两人也被下狱论死,后来又被贬为庶民。

段颎是杀将,一生大小一百八十多战,无一败,仅名号便可止羌人儿啼,夏育是段颎的右司马,由他接任皇甫嵩稳定凉州是合适的。

果然,朝廷的任职令送到凉州后,尚未等到夏育进入凉州境内,仅一个月时间,凉州各郡县风平浪静,好像根本没有发生抢粮打砸事情。

当然了,朝廷的五十万石也没了丁点,各郡县安置的投降羌人又开始不断哭穷,向朝廷讨要安置粮食。

皇帝气的肚子疼,五十万石粮食还没送到金城塞呢,就被羌人抢了个精光,现在还他娘地哭穷讨粮?!

不仅抠门皇帝不想掏钱粮,三公同样心下不愿,可他们也是怕了,怕凉州羌人再闹事,争吵了小半个月,不得不再令长安拿出五十万石粮食,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三四月时,长安三辅又将皮球踢给三公。

三公无奈,从雒阳筹调了二十万石、长安三辅出粮三十万石,如此争吵了月余才算作罢,但三公给了护羌校尉夏育下了道命令,让他重新修复河关塞、白石塞,绝不能让河湟谷地羌人再钻了出来闹事。

说来也是怪了,董小乙、孙牛率先闹事抢粮食,继而引发整个凉州不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三公偏偏还没有罢免董虎的“金城郡西部都尉”一职。

当然了,成了白马羌“囚徒”的董虎是不知道凉州动荡的,按照他的心意,朝廷给不给粮食都无所谓,暂时他是不缺粮食、牛羊的,朝廷不给,抢皇甫家族的田地就是了,朝廷就算不喜,那也是他与皇甫嵩的私事,内廷宦官也应该是满意他与皇甫嵩打擂的。

白雅用三千牧骑把董虎营地困了个死死,董虎看着不急不躁,他知道,白家内部肯定会因阿合争斗不断,肯定会争吵一段时间,但此事最后获胜方一定是老王支持的白雅。

老王还没死,孙子阿合与儿子白雅的争斗也是自家私事,虽事关羌人家业继承传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