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逼着各羌部离散【第二章】(2 / 3)

,诸位是不可能支撑到来年夏粮的,除非诸位现在就砍了本将军,重新反叛为贼。”

王国与众人相视后,起身向皇甫嵩苦笑抱拳。

“校尉大人莫要疑虑我等的忠心,但校尉大人也知咱们的难处……”

“罢了,咱还能拿出千头羊赠给大人,今日……今日就回汉阳郡,还望大人能够怜悯,能够给些粮食。”

见王国低头抱拳,众人相视后,全是一脸的无奈,齐齐起身抱拳。

“还望大人怜悯!”

见他们终于低头,皇甫嵩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起身与所有人抱了抱拳,一脸的正色。

“诸位还请放心,朝廷肯定不会无视诸位的艰难的。”

一干人全是心下泛苦,却又无可奈何,正如皇甫嵩所说,他们除非立即反叛,否则他们是没法子支撑到来年夏收的。

一干人无奈,但他们并不愚蠢,知道聚在一起相互取暖,并不愿意太过分散,一部分前往北地郡,大部分愿意前往汉阳郡,对于众多羌部头领的恳求,皇甫嵩没有考虑太久便答应了下来。

在一干羌人争吵时,董瑁、董旻、牛辅等人并未参与,不仅因为牛羊、粮食辎重是皇甫嵩的事情,更多的还是他们不满皇甫郦传出的“荒地”话语。

朝廷一拖再拖,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不仅董瑁、牛辅他们能看出朝廷想赖账,皇甫嵩又岂能看不出来,不用细想,他也知道是内廷贪婪宦官想出的损招。

白白损失三辅最肥沃的两千顷田地,皇甫嵩可以捏鼻子承认了,别说皇甫郦了,就是亲儿子皇甫坚寿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可不就传出了“荒地”偷奸耍滑的点子了么?

东羌一干家伙巴不得董虎吃瘪倒霉,要不然也不会拿出所有老弱兵围榆中城,可轮到自己了,那是绝对不会愿意的!

没人是傻子,朝廷能吃完了董部义从的牛羊,更割了董部义从种下的粮食,能逼迫董部义从反叛,同样也能依葫芦画瓢照做一次,可这却是极为要命的事情,一旦牛羊吃光了,就算想造反也没了力气造反。

在所有人都离去后,皇甫嵩这才苦笑叹息。

“唉……”

“一群祸国殃民的阉人……”

周慎恼怒道:“阉人误国,不与咱们粮食,难道就不怕这些羌人复叛吗?就不怕军中将士也不满反叛吗?”

众将阴沉着脸恼怒不悦,别说那些羌人不满了,万人兵卒又如何满意了?

在三万董部义从离开榆中城的那一刻,战争就已经结束了,朝廷兵卒就应该各自回家各自奶娃,可十万羌人聚在一起,若不打散安置,谁也无法保证朝廷大军离开后,十万羌人会不会再次起兵作乱。

无法保证,朝廷军卒就不能回家,可朝廷至今也没有给他们运来粮食,饿肚子的军卒又如何能安心?

皇甫嵩一再催粮,凉州刺史左昌向境内各郡县征调粮食,汉阳郡太守范津送了一万石粮食,陇西郡刺史李宽也送了一万石粮食,也不知道是不是因董虎缘故,还是因为李宽的太守是花钱买的缘故,反正他是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在狄道被围困时,李宽不得不一再自掏腰包,贼军就在狄道边上,百姓也没法子好好种地,他不敢在贼人造反时太过逼迫百姓,送去金城塞一万石粮食还是自掏的腰包,同样的一万石,汉阳郡太守范津得了个大大的赞,他却被左昌派的人臭骂一顿。

哪有这么欺负人的,气的李宽直接给三公上了份奏报,把太守大印扔给了弟弟李参,谁愿意做太守谁做,反正他是不愿意再自掏腰包。

汉阳郡、陇西郡各送了一万石粮食,至此后就没得到一丁点粮食,各郡全都打起了口水仗,没一个愿意再掏钱粮的。

凉州穷,拿不出粮食,只能向雒阳讨要,雒阳又让长安出粮,长安又上奏言董虎有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