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突袭飞熊军(1 / 3)

大汉在逃天子 沈不渡 4061 字 2022-03-22

拂晓前的营帐中,刘弋身边能参与军务的人基本都到齐了。

贾诩、法正、钟繇这三位谋士自然不必多说,武将中徐晃、皇甫郦、太史慈、甘宁四个中郎将,还有步兵校尉魏桀和射声校尉沮儁也悉数到场。

今夜,就要下最后的决心了。

是打,还是撤?

按原计划打,那不利的因素可就太多了。

原计划里,河东的郡兵还有白波军,是重要的援兵、奇兵,现在因为袁绍的异常举动,已经来不了了,只能在河东原地防御袁绍,甚至还找了袁绍的死对头黑山军南下帮忙。

至于另一支援兵,南匈奴左贤王部的四千骑,因为装备、士气、战力等等原因,被飞熊军一个突袭就打的丢盔弃甲,即便聚拢起来厚加赏赐,也难以起到奇兵的作用了。而且经此一役,这些南匈奴人还有多少战意,也很难说。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最重要的不利因素,则是朱儁的猝然病倒。

没有人,至少目前没有人,能在官军中代替这位大汉名将的作用,除了朱儁拥有指挥大规模军队会战的经验和能力外,其余人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这都不是临战换帅的问题了,压根就是临阵缺帅。

打仗没统帅,怎么打?各自为战?那还不如赶紧撤。

但是撤,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现在随军的民众没有完全渡过洛水,如果让军队抢渡,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各部队混乱,而且这些被当成弃子的百姓,很难说会不会被尾随而来的李傕军肆意杀戮。

百姓信任汉室,才追随他这个天子,哪有弃之不顾的道理?

这一刻,刘弋终于大略明白了携民渡江是个怎样的心态。

“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刘弋扶着剑看着自己的部下们。

这种重大的历史抉择时刻,刘弋做不到自己下决心,他必须听听这些人杰的意见。

“陛下,现在李傕的飞熊军正在向我军进发,南匈奴左贤王部能抵挡多久实在是个未知数,如果让他们进入了渭曲以东,截断了河东郡和我们之间的跨黄河联系,不仅我们的粮草补给将会陷入危机,现在军中粮食也已经很匮乏,携带的粮食早晚会用光,到时候,恐怕我军会不战自溃。“钟繇说道。

钟繇性格稳重,他不做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这番话说出来,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

而且钟繇的话非常有技巧,这番话还隐隐点出了两个意思。其一便是阐明了飞熊军威胁侧后的客观事实,如果大军现在不撤,再想撤就来不及了。其二便是,军中粮食都不够用了,被围住就会不战自溃,这时候,就不要顾忌百姓了!

贾诩点点头:“主公,我赞同元常所说的,军内的粮食储存量既然非常稀薄,一旦洛水东岸被飞熊军切断,那些已经渡过洛水的百姓的安危,恐怕会遭遇不测。但随军的百姓,对陛下您来说应该是非常忠诚的,他们是不愿意离开陛下您的,不如陛下先率百姓和禁军渡过洛水。“

贾诩的计划,与钟繇略有不同,钟繇的意思是干脆就扔了百姓,大军直接撤过洛水再渡过黄河往河东郡撤,黄河上蒲坂渡、龙门渡里那么多船只,大军只要行动快,飞熊军也只有三千骑不到,是奈何不了他们的。

贾诩的话更加的隐晦,他则认为,刘弋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同时,刘弋手中的禁军也是唯一值得保全的,其他军头如董承、张济、杨奉的部队,扔下来殿后就是了,反正军队对于李傕的吸引力绝对大于百姓。至于百姓,则可以渡河作为刘弋的掩护,迷惑敌人。

只能说,不愧是毒士!

“文和先生,你说的朕何尝不知道,只是这种情况,任如何选择,军队和百姓总要割舍一方,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