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我族人(1 / 5)

大梦仙觉 近水楼台zl 6330 字 2021-09-30

大梦仙觉第五百五十七章非我族人虽然陈雨萍不是这边的陈氏旁支,但还是有任务要她去做。

买一本陈氏族谱。

林间是外姓人,买族谱需要很多手续,如果严格按照陈氏宗祠的规矩,甚至需要拿到派出所的证明才行。

但同为陈姓的人就很简单了,拿着那双鱼铜吊坠去,就能以成本价买一本陈氏族谱。

附赠近些年捐赠宗祠维护资金的陈氏族人名册,这个名册倒不需要花钱。

买族谱的钱自然是本次活动资金。

由于上次活动也算有收获,一本两百多块的族谱,买了之后还有足够的钱给各位同学做车费回家。

虽说族谱买来以后处置权就是陈雨萍的了,但当着陈氏宗祠,林间这个外姓人还不能明目张胆的翻阅,只能先放进带来的包里,等回到学校的时候再研究一下。

由于陈氏族谱太重,陈雨萍身为女孩子拿着也不太方便,先由林间保管。

随后其他同学也陆续走出,大部分陈姓同学都是附近的人,对家训之类的早已经熟悉到耳朵都长茧子了,无非就是恪守礼仪,孝顺长辈,爱护幼老之类。

与林氏祖训不一样,陈氏祖训更多的是灵活变通,认为读书第一等,农桑次之,若是有才能,又不违背本心,从商亦可。

但鹊仙村的祖训却是耕读为基业,商贾毁根本,极度的重农抑商,甚至不鼓励后代从政,劝人也不是什么忠孝礼义这种大义大德,而是让后辈做好身边小事。

于是陈氏一族人才辈出,林氏至今窝在山沟里无人知晓,想来祖训也有很大关系。

同学到齐之后,便继续由那些在陈家祠附近长大的陈姓同学作为向导,朝着宗祠内部走去。

有陈氏族人做向导,他们一行人拍照和询问都没有受到多少诘难。

大门口处有新旧共五块功德石碑,最老的那一块估摸着有几百年历史,记载的是陈氏宗祠建立初代主要负责人员的名字,第二块是第一次翻修出钱出力的族人,那个时候记载的还是银钱做单位,出钱最多的一位是八百六十二两银子。

到了第三块,便是近代重建宗祠的主要参与人员了,第四块记载的都是近代捐赠金额上百万的后辈,这些人应该算得上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第五块记载的是各旁支祖上名字,以及认祖归宗时间,现在有二十多个旁支被刻上石碑。

可以看得出来,陈氏一族从古至今就很团结,每次重建祠堂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随后步入宗祠内部,墙壁上挂着历代族长画像,或许是因为一脉相传,这些人外表差别不大,直到后来出现了摄像机,历代族长面目才清晰起来。

其后还有陈氏名人纪念馆,以及陈氏家族纪念馆,里面的物品和记录都相当详细,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陈氏一族历代发展过程留了下来。

鹊仙村林氏现在要是问到祖上五代,保管不知道那些人做过什么事。

一边感慨着陈氏一脉保存的完整,一边在心中对比林氏,感觉林氏在现实中,是处处不如陈氏太多了。

看看人家捐款维护宗祠,百万级别的都写满了一面功德碑!

鹊仙村走出去的后辈,几乎都不会回来,别说捐钱了,连一片瓦都没有寄回来的。

对比起来林修治还算有点孝心,居然知道将梦仙科技总部放到云山镇。

这个举动至少能给鹊仙村创造出上百个千万富翁,只希望这些人发了财以后,记得将自家宗祠修的气派一点吧...

否则再这么衰落下去,估计过个几代人之后,连祠堂都保不住了。

同心村的祠堂,好像比鹊仙村还要衰败...

总之斩龙符传人都不太行的样子。

走完祠堂对外开放区域之后,便是一片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