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千年水患(2 / 2)

潜伏在大清 好梦留君 2165 字 2022-01-18

听皇上这样一说,陈世倌立时觉得身上轻快了不少,微驼的背似乎都直起来一些,他又道;“皇上,河渠海塘与河运海运密不可分。”

“既然交通部下设了相关的清吏司,河道海塘的治理管护如何归属?是维持现状不变,还是移交一些给交通部?”

这是朝廷的又一件大事,也是陈世倌最关心的事,比修建铁路更让他头疼。

水患是困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大问题,不然就不会有大禹治水的典故了。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别的先放到一边,仅仅是一条黄河,历史上有记载的下游决口泛滥就有一千五百多次,其中较大的改道有二十多次。

人说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而且一年有五汛,一月有凌汛、三月有桃花汛、五月有菜花汛、夏季有伏汛、秋季有秋汛。

这其中最可怕的是如果夏季雨水过多,雨期过长,往往伏汛就会与秋汛叠加到了一起,称为“伏秋大汛”,最是凶险。

一旦河堤决溃发生洪水,往往糜烂数省,几百万、上千万人受灾,无数的百姓殒命于泽国。

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而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染疫而亡的人数往往比死于水灾的还多。

更使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真真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很容易成为穷苦百姓揭竿而起的一大诱因。

只要不是像晋惠帝司马衷那样的白痴皇帝,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河道的治理,清廷也不例外。

照例是由工部负责河道的治理、堤防的修筑加固以及所需物料器材的制作与供应。

后来又陆续设立了江南河道总督(南河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东河总督)、直隶河道总督(北河总督),专一负责所辖地区河道的治理。

管事的人多了自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难免会有职责重叠不清、相互推诿扯皮之处。

没有事情万事大吉,一旦发生洪灾,不仅河道总督难辞其咎,工部往往也脱不了干系。

“好你个陈秉之!刚把铁路的担子分出去了一半,你又想把治河也分出去?”黄越笑着调侃陈世倌。

见陈世倌微红了脸正要解释,他接着道:“你放心,朕早就想定了,以后河道海塘的治理、堤防修筑这些事情都不要你工部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