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预留地步(2 / 2)

潜伏在大清 好梦留君 2228 字 2021-06-28

是有合适的人选要荐上来?”

“这只是奴才的一己之见,人选合不合适自然还是主子说了才算数。”鄂尔泰道“奴才觉得陈世倌可堪大用。”

“他进士出身,做过编修,又升侍读,学问自是没的说。”

“做过学政、巡抚、御史,直到现在的工部尚书,政绩斐然,为官清廉,又关心民瘼,素尚节俭,且能不避怨嫝,实心任事。”

“他虽然只比奴才小三岁,但身子骨结实着呢,走起路来一点儿也不输给年轻人。若是用了他,着实能为主子出几年好力呢。”

他的这一番话却出乎乾隆的意料,这鄂尔泰在家养了几天病,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

以前一向主张重满抑汉的,怎么临退下去了,举荐了一个汉臣上来?难道他事先知道了自己有这个想法,特意来做个顺水人情?

不可能,自己只对吴波一个人说起过这事,吴波闲下来的时候虽然爱说爱闹,但政务上的事情向来守口如瓶,绝不可能把这么大的事情提前透露出去。

那么合理的解释就只有一个了,这鄂尔泰已经不愿意为朝廷、为旗人再操那份心,只想回到家里落个清闲了。

举荐一个自己平素就宠信的汉臣上来,就是无声的向自己低头服软了,以弥合之前产生的裂痕。

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他这是为自己的晚年,也为儿孙预留地步了。

“好,”乾隆的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既然你这么说,等一下会议的时候就把这事拿出来议一下,看看大家怎么说。”

头晌的会议上,议完了其他政务,鄂尔泰便把这事提了出来。

众人无不知晓陈世倌的圣着,他这几年在工部尚书任上的业绩也是有目共睹。

见鄂尔泰一反常态的举荐汉臣补进军机处,送了这么大的人情,其他人谁还会不识趣的提出异议?顿时纷纷附和。

“好,”乾隆道“既然你们也都赞同,那就着陈世倌任军机大臣,仍兼着工部尚书,分管太仆寺。”

“吴镜湖就不用再分管着工部了,襄助老西林管好学部的事,老西林身子骨撑不来,以后就不必到军机处入值了。”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