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刀锋划过(2 / 2)

潜伏在大清 好梦留君 2199 字 2020-12-27

朱批的时候却常常字迹潦草,随意圈画。

想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给皇上的奏折不用每天写,可能几天都不用写一份。而且,臣子上奏的折子,不得由他人代笔,必须自己书写。不要说字迹潦草,就是写错了一个笔划,或是落了一滴墨在纸上,都属“大不敬”,谁敢去触这个霉头?既使是无心之过,也要担负对君父不诚不敬的罪名。纵使当时没有被追究,可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对景的时候拿出来,就是要命的事。

雍正三年二月初一庚午日,天上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纷纷上表称贺。时任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

接着年羹尧的噩运就一发不可收拾,四月,解除川陕总督职,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九月,尽削年羹尧官职,捕拿送京会审;十二月,廷议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雍正怕自己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赐其狱中自尽。

给雍正的折子虽然只是一个导火索,但充分反映了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的作派,可谓取死有道。

而皇上写朱批,一天要批几十、上百份,又没人敢挑皇上的字,怎么可能还有那个耐性去写工整?

他知道康熙、雍正和弘历祖孙三代都有晚上批折子的习惯,他也曾经有两次在晚上批过奏折,但感觉实在是不习惯。用惯了电灯的人,在烛光下看折子、写字真的是很累,眼睛很容易疲劳,晚上熬夜批奏折跟以前通宵打游戏完全不是一回事。打那以后,他尽量都在白天把奏折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