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1 / 2)

有女不归 酒涩飞香 206 字 2021-03-04

在江寒昏迷的短短两天时间里,山阴城外的局势已经大变。晋王容慕之是个明白人,在他冷静下来之后,也意识到自己心甘情愿地跳入了敌人设置的陷阱中,他没有深入追究靖边王府的过错,只将整个参战的靖边王府军队禁足在城中,自己则化悲痛为力量,用最快速度整合军队,日夜兼程赶往大同郡,并在大同郡外安营扎寨。

正如江宏所说,大同郡内外的兵马已经超过四十万,敌我两方势均力敌,剑拔弩张。

北狄人见荣朝援军来势汹汹,便缩短了战线,由原本的围城变为了固守西北为主、伏兵打援为辅的战略路线。荣朝军队眼睁睁地看着大同郡的城门,却因为伏兵侵扰举步维艰,只好放弃了进城的计划,在大同的东南方向安顿下来,激战一天之后,才和城内官兵取得了联系。

战事不利于我方。若想破局,硬碰硬是下下策,两方一旦正面交锋,死伤难以计算。

所以,无论是荣朝还是北狄,都不想轻举妄动,不想把挑起大战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引起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平心而论,北狄的骑兵比荣朝骑兵实力强大,行动起来,机动灵活,像山坳里隐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狼群。荣朝没有这么强大的骑兵,所以他们只能从战术上克敌制胜。

这个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大同西北的一线天附近。

一线天是北狄军队入侵中原最便捷的道路,也是北狄援军的必经之路。北狄建国一百多年,这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远征他国。他们刚进入大同就受了沉重的打击,这应该是他们意料之外的,也因此,他们的供需粮草并不充足。若真的能占据一线天,截断北狄人的后路,那么北狄人士气便被摧毁,战争就算打胜一半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容慕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先带了十几个亲兵,趁着天黑,去一线天附近走了一圈。

出乎意料的,他遇见了同样来考察战况的江家姐弟和二十几个靖边王府的亲兵。

事情是这样的。

在随从战战兢兢的保护下,容慕之藏在一线天对面的山中密林里,远远地审视了一下一线天的情况,发现这里的守备确实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正欲回军,却遇见了一队四下巡查的北狄骑兵。

山里总有杂乱的树根和触手一样支棱起来的树枝,扎的人难受。偏有个年轻的亲兵,虽是个功夫极好的,却没在山里走过夜路,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个不留神,摔进了土坑里,被露在外面的树枝戳透了脚掌,疼的喊出声来。

其他亲兵想去警告他已经晚了。

恰巧在附近巡逻的北狄骑兵中,有个骑兵内急,想随便找了个地方解决一下,却偶然听见草丛深处的声响,喊了一声“谁在那里?”

这一声算不上大,却因为周围安静得连鸟叫都没有,所以能清楚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去,与他一起巡逻的北狄兵,就都提高了警惕。

隐藏在草丛里的容慕之心里着实一惊,他并不是担忧自己打不过区区二十几人的队伍,而是担心两方打起来,惊动了远在一线天的敌人,那么他的命,就撂在这里了。

他还有二十多万的将士,还有荣朝万里江山,还有风晴色的仇没有报!

巡逻至此的北狄队伍里,站出一个首领模样的人,五大三粗的,一身黑乎乎的肌肉,头上挂着一个一寸来长的小辫子,怪里怪气的。他的大手拍在内急的那个小兵肩膀上,问“有事?”

小兵被拍中,疼得咧了咧嘴,不过他好像习惯了,说“将军,我听见里边有动静。”

那将军眯着眼睛盯着黑黢黢的树林看了半天,说“啥?我咋没听见?”

小兵被吼的有些怯,却还是坚持说“我……我真的听见了。”

将军将自己唬人的眼神从小兵的身上扒拉下来,对着树林,虽是敷衍却也声音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