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几乎相差无几。
而要知道,一颗恒星的体积,是一颗行星的百万倍。
所以在哪怕点出了戴森球,可以有效使用恒星能源,面对比恒星表面还要爆裂百万倍的能量星球,米尔塔人也是无法利用的。
因为科技树发展的原因,人家在‘太空重工业’方面,本身就谈不上多强。
但是米尔塔人无法用,不代表军团无法利用。
尤其是高工之前刷了一大波图纸,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属于‘太空重工业’。
而所谓‘太空重工业’的标准,便是对行星、卫星级星体,进行深度改造,对恒星这种大体积星体,进行初步改造。
改造,而非利用。
比如现在在天鹅绒β座高轨道空间的一万座‘小太阳’,便是高工之前抽取到的一张重工业图纸。
日冕熔炉:一座悬浮在恒星日冕层的巨型熔炼设施,通过引力锚定装置保持位置,直接抽取恒星等离子体作为能源。
效果:可大量生产恒星级能源材料
而在中轨道空间,则是数以百万计,类似于‘空间压缩机’一般的装置,大面积的空间褶皱替代了大气层,将抽取能量的过程中,那些废渣材料继续倒回星球之中。
星尘压缩机:用来进行星球压缩的装置,一般在进行深度星球改造时,用为维持星球基本架构的装置
效果:可以稳定星体结构
不过对于一般的行星来说,这种装置用个上百座也就足够了。
这么多数量,普通行星都要压爆了。
不过对于一颗能量星球来说,这种效果却是刚刚好。
而从外界视角来看,只见百万座漆黑的巨构体在虚空中展开,如同钢铁蜂群般环绕着那颗燃烧的能量星球,它们每一座都形似棱镜,表面流淌着暗紫色的能量脉络,彼此之间以无形的引力纽带相连,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系统的巨网。
起初,星球仍在狂暴地喷发着日冕,炽白的等离子体如巨浪般翻涌,但随着第一波压缩指令的启动,百万座棱镜同时亮起——空间开始扭曲,恒星表面的烈焰骤然凝固,像是被冻结的瀑布,狂暴的能量被强行驯服,在引力场的挤压下向内坍缩。
压缩并非瞬间完成,而是一层层、一环环地收紧,棱镜阵列不断调整角度,每一次微小的位移都让恒星颤抖着缩小一分,它的光芒从炽白转为刺眼的蓝,再被压缩成深紫,最终坍缩为一颗仅剩原本百万分之一大小的致密光核,日冕被碾碎,能量被锁死在扭曲的空间牢笼中,像是一颗被钉在标本架上的萤火虫,仍在挣扎,却无法挣脱。
大量的物质还没升腾,就被重新压缩回去。
整颗星球同时呈现‘爆裂’和‘稳定’两种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
不过也不是一点外在动静都没有,在这颗资源星球外围的一颗机械卫星上空,突然一阵刺眼的白光亮起。
先是刺目的白光,随后是吞噬一切的猩红,像一颗微型超新星爆发。
“这是啥?”
高工一愣,顺着太空窗向外看,只见狂暴的能量潮汐正在蔓延了几十个天文单位后,开始分解、散溢。
明显这种武器还处于试验阶段。
“这是在试验星球大炮?”
高工很快就从试射的情况,确认了研发对象。
“也是时候了。”
高工喃喃自语。
之前在病毒机械战争中,卫星大炮就通过战争引擎推演了出来,现在无非就是把它进行再次升级。
而且随着‘星体硬件’的激活点亮。
阵营的算力将会又一次获得暴涨。
从三级文明的角度,最强的算力机器是星球计算机,但要知道,哪怕是星球计算机,也不代表它的每一个硬件单独拿出来就是星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