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使(1 / 2)

青州娘子 意已阑珊 201 字 2021-04-27

其实这支队伍就是秦道川的亲卫军,每次换防看起来不引人注目,但其实换来换去的,皆是他的精锐,人数早已上万。镖行和军屯这些年的收益,大半都花在这上面。

夺了原城之后,这支队伍离开不久就化整为零,消失不见了。因为沿途受秦家控制的城池皆没有大队人马经过的上报,朝廷自然也一无所知。

唯有秦道川在书房里看着秦南刚刚送来的军报,叹息道“自与鞑子息战之后,已许久没有看过兵士伤亡的军报了。”

秦南说道“将军,兵不练不精,有了这次,才能让人更放心,说明秦家军风彩依旧。”

秦道川说道“让他们好好歇歇吧,安抚之事我不能离京,你与秦西亲自去办。”

宫中的祝太后却在得知禁军之事后,变成沉默了起来,常常一坐便是半日。虽然军报上描写得语焉不详,禁军的尸体也未能运回。但其中对现场只言片语的描述,仍旧令她突然想到了许久之前,她初遇秦道川时,他与他的侍卫手持陌刀,骑在马上,绞杀山匪的画面。

当时那些山匪死状便是如此,四肢残缺不全,鲜血四溅,到处弥漫着血的腥味和其他内脏的异味。

她在宫中半生,至此后从未听说其他地方还有如此令人恐怖的战力。

是他么?可是光凭猜测岂能断定?国公府如今已与祝丞相府势同水火,若自己轻易出口,场面必定会失控,皇儿又远在东郡,如何来得及回宫?

最后决定且行且看,毕竟他的嫡亲孙女在宫中,另一个贵妃也是秦家军屯中的女儿。国公府老弱皆在京中,他若要反,必定动静颇大。

这样想过之后,又觉得自己太过惊弓之鸟,这样的形势,国公府如何会反?

可是疑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长出枝丫。

可是身为太后,是不能轻易召见秦道川来问个清楚的,入宫最勤的世子夫子一看就是个不省事的,思来想去,还是要从那位国公夫人入手。

前次相见,自己也曾留心过,觉得她既没有坊间传闻那般的蛮横粗俗,也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内秀,就是一个寻常娇弱的女子。

可到底要以何种方法将她召入宫中,太后却犯了难。因为这位国公夫人一向不按常理出牌,说病就病,而且你一探究,她还是真病。

过了几日,国公府突然来了宫中之人,秦道川听了秦南的回报,先是一惊而后又有些纳闷,因为来的是太后宫中的长使。来到正堂后,一身男装打扮的长使见到秦道川,反而说道“国公爷,是在下失礼了,本想来此求见国公夫人,没承想惊动了国公爷。”

秦道川问道“长使有何急事?”

长使说道“此事还是等夫人来后再说吧。”

长使代表的是太后的体面,秦道川自当要给些面子,便要人去右院请若舒。

若舒听了,也十分诧异,但人已上门,不能避而不见。也没换装,就是一身平常的装扮去了正堂。刚入正堂,长使就先起身见了礼,若舒扫了一眼秦道川,见他也是一头雾水,就微微曲身颔首,也未说话。

待若舒在秦道川身旁坐下,长使才说道“国公夫人,下官此次前来,实乃奉太后懿旨,想请国公夫人前去宫中一叙。”

此时得了信的慧容也来了正堂,正好听到长使的言语,眼神一亮,嘴角抿不住喜色,进来见过礼后,更是喜滋滋地坐在下首。

若舒待她坐定,问道“敢问长使,太后宣召,所谓何事?”

长使说道“国公夫人,今日太后前去白马寺为皇上请平字符,见了国公夫人的墨宝,十分喜爱。回宫之后又是念念不忘,便想着请国公夫人进宫叙叙话。”

若舒心想,自己的字留在白马寺都多少年了,就算那里留着,也不会送予太后去看,想必只是借口。不过太后这招倒是挺绝,先派人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