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南方和北方!(1 / 2)

甲申国难 玉召 2482 字 2020-09-06

直到太阳西斜,商定下来的也仅仅只有几个官职——史可法入阁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是为首辅;

路振飞入阁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为次辅;

原南京吏部尚书王涵青入阁加封大学士;原礼部尚书王铎入阁加封大学士;原南京右都御史张慎言任礼部尚书;原南京刑部尚书陈松明入阁加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原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

黄得功封靖南侯,掌京营,驻守应天府,并加封太子太傅。

刘不同封东平伯,兼山东总兵,整军备战,驻守淮安府。

刘良佐封广昌伯,兼寿州总兵,驻守寿州。

高杰封兴平伯,兼凤阳总兵,驻守凤阳府。

金声恒进扬州总兵,加封太子太保。

如此,南直隶北部则有了兵将把守,几个总兵也成了如今新朝的屏障。

初此之外,再无一人,能获得朝臣一致的肯定。

当然,群臣有这尿性尚在崇祯皇帝意料之内,正所谓“上者有位无需急,下者无势只靠抢”正是此理。

而朝中权力斗争的结果,也在崇祯皇帝可把控的范围之内,虽然有几个阁臣,是崇祯皇帝不满意的,但是现在崇祯皇帝也聪明了些,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在听了一天吵闹之后的崇祯皇帝,终于是日落之时,宣布大明朝南京城中二百多年来第一次朝会结束,廷推之事,明日再议。

下了朝,满是疲惫之色的崇祯皇帝,心中终是明了为何自己四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留在自己身边了。

唉,诸事难为啊!

崇祯皇帝叹息之余,心中又不免稍定。

如今北方已有几个总兵前往驻守,南京朝堂获得新生,大明之半壁江山尚在自己手中,李贼之兵锋暂时无法染指淮河以南之地,这让一个月来,心中惶恐不安的崇祯皇帝有了喘息的机会。

而这一切,大半是他那个四子谋划得当,如若不然崇祯皇帝不敢往下想了,但在崇祯皇帝这恍如隔世的感叹之后,崇祯皇帝脑中灵光一现,忽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朕之四子聪慧多谋,果断勇毅,颇有高皇帝遗风、朕之威泽,若自己身边有此一大助力,而不是这些不可信的臣子们,岂不是少了这许多的艰难?

崇祯皇帝想到此处,眼睛不觉得亮了。

想着自己儿子不愿露面,如今还待在淮安府中,等着自己准许其北上,崇祯皇帝略略一思索,却是唤来韩赞周,如今这位皇帝身边最大的红人,然后耳语了几番。

韩赞周在听完崇祯皇帝的口谕之后,在皱着老脸笑眯眯的拍了阵崇祯皇帝的马屁之后,拿了符文调令,点了一营的皇帝亲军,趁着城门没有落钥,匆匆去了。

待韩赞周去了,崇祯皇帝却是回到似曾相识的乾清宫,乾清宫作为主殿,是南京皇宫内为数不多的“好殿”,其他的宫殿大多年久失修,破败的已经不堪入住了。

看到祖宗留下的这百年宫殿,一直在众人面前装作无事的崇祯皇帝,眼睛一酸,终是落下泪来。

现下并无他人在旁,又回到太祖高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崇祯皇帝这位后世子孙,又是愧疚,又是悲愤,又是无颜以对。

崇祯皇帝是很自责的,虽然他感觉事到如今不能全怪自己,那些二臣贼子也有很大的干系,可是作为皇帝,作为带头人,他还是要付首要责任,他已经令新内阁起草《罪己诏》了,并且要同塘报、诏书发往各地。

算起来,这已经是崇祯皇帝第六次下罪己诏了。

看着祖宗的遗物,崇祯皇帝正满心的追思自责呢,房门一响,却是有两个小太监打开了房门,周皇后走了进来。

如今百废待兴,崇祯皇帝忙,周皇后更忙。

崇祯皇帝忙的大事,周皇后却是忙的细枝末节的小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