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嬴政(1)(1 / 2)

一家酒斋 千度阑珊 2388 字 2020-08-14

赵国邯郸。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从一间房子里传了出来。

“乖,不哭,不哭。”接生的妇人抱着怀里婴儿轻声的哄着。

这是秦国留质子嬴子楚的儿子,本该是受尽宠爱的身份,却因时运不济,生在异国,成为了一个落魄质子的孩子。

众人商议之下,决定给孩子取名叫嬴政。

小小的嬴政出生在异国他乡,生活并不算容易,质子的生存本就艰难至极,更何况一个质子的孩子。

他从小就被约束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出去玩儿是不可能的,他每天只能蹲在院子的高墙之下,听着外面的声音,想象着外面的世界。

隔壁家孩子的吵闹声,街道上小贩的吆喝声,时不时有骏马略过院子的马鸣声。这些声音成了小嬴政每日最大的快乐。

他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秦国国主的儿子,但他们现在身处别人的地盘,能够这样苟且的活下来就已是不易。

他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爱哭爱笑,也不会和父母撒娇。他很少哭,也很少笑。每天都是一张紧绷着的脸。

后来,父亲在一个赵国人的帮助下回到了秦国,只留下他和母亲一人在这地方相依为命。

这样一来,嬴政每天的日子更加艰苦,每当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衣服看着那些衣冠楚楚的贵族坐在华丽的马车里穿过大街,他的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感情,但是他知道自己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慢慢的,他就在想,如果这世上再没有国家分立,也没有贵族和平民之分。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事情呢?是不是就不会有人和他一样,受着寄人篱下,亲人相隔之苦?

好在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嬴政和母亲被接回了秦国。这才结束了漂泊无依的生活。

父亲继承了皇位,他被封为太子,日子这才渐渐明朗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襄王之子嬴政,身负异秉,才思敏捷,雄韬伟略,学富五车。待寡人离世,继寡人位!”

尖细的嗓音传遍了整个大殿,今儿是新王继位的日子,众人都牟足了精神,生怕有半点差错。文武百官身着统一的朝服,整整齐齐的站立在大殿两侧。有些胆子大的时不时用余光瞥向那站立在殿下的身影。

新皇年仅十三岁,却生的霸气十足,黝黑的剑眉微微上扬,细长的桃花眼中满是锐气,薄薄的嘴唇微微抿起。面前的珠帘微微的晃动,使人更加看不出帝王的心思。

少年身上的朝服足足有十几层,站在太阳底下,额头和鼻尖上都浸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水,但他却没有半分燥意,挺直的站在原地。

听到宣旨太监的声音落下,他才抬起步子,一步步登上了那通往王位的台阶,沉重而威严的钟声震耳欲聋,少年的脚步缓缓的踩在了台阶上,也踩在了每一位大臣的心上。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十三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

封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寡人初登王位,对朝中诸事不甚熟悉。仲父才智过人,又身居相位,这朝中诸事还请仲父帮忙多多留心!”年幼的嬴政坐在高处的椅子上,看着下首的吕不韦认真的说道。

下方的男子拱起手说道“我身为大秦的臣子,自当为国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年少的帝王抬抬手说道“仲父不必多礼,你既是大秦的臣子,亦是寡人的师长!”

十三岁的嬴政心怀大志,但因为年幼,对很多事情的处理难免存在漏洞和缺陷。

而吕不韦确实是一个少见的人才,他的很多观点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来,也确实不失为治国良方。

这些年来,嬴政身居王位,但秦国的很多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