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敬若神明,不战而降(中)(2 / 2)

劝诫自己的同胞,还是很诚恳的,一方面原因确实是感受到了明军的强大,大明的强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罗刹国的归属感也没有那么强,或者说他们对哪个国家都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他们才会那么不受管束。

他们也深知沙皇对待他们哥萨克人的态度,也只是把他们当成一柄锋利的刀,为罗曼诺夫王朝开疆扩土,而他们也可以在征服过程中,为所欲为。

但是,明知必败,还让他们为沙皇粉身碎骨,他们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这也正是额里克沙等人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重要原因。

现在,他们这些投降的人,也将这种感情传递给他们其他的同胞,让更多的同胞投降大明,可以让更多的哥萨克人互相取暖,不至于成为敌对,也能够说明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代表明军的哥萨克人的劝降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虽然他们没有立即表态,但有些人明显已经意动了。

随后,他们表示要商量一下才能给出答复,得到了明军使者的认可。

毕竟,坎斯科城中,不只有哥萨克人,还有不少真正的罗刹人,但是,这些人估计没一个身上是干净的,几乎都是重刑犯。

真正的正常人,是很少愿意跑到这苦寒之地来的。

既然是重刑犯,为了免罪而愿意充当沙皇的马前卒,那么,在遇到一股更强的势力,不投降就要他们的命的时候,他们一样有很大的可能性妥协。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国家是什么?他们自己才最重要,为了活命,他们愿意为沙皇出生入死。

那么现在为了活命,为什么就不能向明军投降?

所以,在经过协商之后,最先响应的反而是那些真正的罗刹人,那些重刑犯。

反而是哥萨克人还纠结了一番,毕竟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雇佣军,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尊严,这样不战而降,确实有损哥萨克骑兵的威名。

当然,也只是纠结了一番,毕竟已经有那么多哥萨克人选择了投降,有什么威名也已经受到了影响。

再说,差不多占了一半的罗刹人也选择了投降,靠他们哥萨克人,更没办法守住坎斯科城了。

所以,哥萨克人最终说服了自己,或者是被别人说服,然后打开城门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