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北大年(2 / 2)

单力薄的,所以徐志认为这条航线在近期内无法跟万丹的英国人达成富有成效的贸易合作。

何况根据旧世界的历史进程,第二次英荷战争将在五年内爆发,届时这个万丹商馆能否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想跟英国人做大宗生意,就必须找到一个荷兰人势力不强的地方。

因此,北上安南、暹罗和缅甸等这些荷兰人势力薄弱的地区,才能对荷兰人的垄断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因为在上述一系列港口中,最为重要的港口当然是北大年港这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地峡附近的土邦港口,目前是阿瑜陀耶王朝的朝贡附属国。

北大年地处东西海上航程的中途,自古便是中国、印度往来通商的交汇点,自唐宋已降,华商通常止步于此,而传统的印度商人最远也止步于此,因此这里自古便是国际商贸集散地,中国的陶瓷器、丝绸等货物,与来自印度的纺织品、珠宝,以及北大年附近各国的胡椒、黄金等土特产云集于此互相交换。

尤其是来自印度洋彼岸的货物,商人们把货物通过地峡输送到北大年,然后通过以华商为主力的商人贸易船队和以当地商人组成的驮运马帮,将这些商品再输送到云南内陆、安南的港口以及广州、泉州、爪哇、苏门答腊和苏拉威西的望加锡等地。

近百年来,欧洲人也陆续来到北大年通商,先是葡萄牙人,后来是荷兰人和英国商人,六十年前,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此设立了第一个商馆,四十八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也到此通商,并设了商馆。

在那里,英国人跟土邦的关系一直不错,统治这里的女王也并不偏向荷兰人,所以这里的荷兰人无力独占这里的海外贸易,英国人因此能在这里获得长足的贸易发展,于是这里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主要据点,合理推断,我们的商品应该可以在这里跟英国人进行一定规模的交换,互通有无。

而且近数十年来,北方大陆战乱,明清交替之际,华人流寓此地的也有很多,据说北大年的华人群体非常庞大,有各种会馆和行业帮会,并且在当地拥有特殊的地位。

所以,此次北进计划的重点,就是北大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