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军户制度(2 / 2)

陆要地,这些地方包括万山群岛的两个主要港口和六处适合登陆的滩涂地带,整个布防计划里除了要在这些地方驻扎正规军和民兵以外,还要建设至少一座炮台,每座炮台上要装备"万物死"臼炮一到两门,该计划已经报到红楼讨论去了,骆老板表示,家里臼炮问题不大。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建筑材料,万山群岛一直比较缺乏石料和水泥,黄磊前一阵子给侯哥发了一封电报,问能不能在大万山岛建水泥厂和砖瓦厂,还说记得溶洞里不是有三套砖瓦生产线吗?问能不能运过来一套,而且黄磊知道侯相麟正在复制第三座水泥厂,然而这个建议立刻就被侯相麟给否决了,理由是无论从原料还是燃料的条件上讲,万山群岛缺乏建厂的条件,而如今太平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发展目标是放在紫霞岛和帝汶岛那边的,万山岛这边就算了。

所以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建筑材料方面可能顾不上万山岛那边,侯相麟建议黄磊用简易的夯土加少量石头建设防御工事,包括炮台建设,侯相麟甚至j建议说,实在不行你们就堆沙包吧,守着那么多的海滩,你们难道还挖不到沙子吗?

好吧,侯哥的这个建议确实是有价值的,按照侯哥的办法,只需要动员民兵干活就好了——嗯,军户制度果然灵得很呢……

如今的万山群岛,在澳门的四大华商的帮助下,特别是在代艾两位的老丈人家——乔家的大力帮助下,岛上已经从过去的一片无固定人口的半荒岛,变成人丁兴旺的烟火家园,工业方面,这里不仅有机械厂、弹药厂、糖厂和利润极为丰厚的制药厂,另外还建有航海学校设施,以及各种石头的和木制的码头,包括担杆列岛在内,整个万山群岛开拓区域已经有常驻移民人口两万五千多人,所以这里不仅是一个大陆至澳洲的移民转运站,还是澳洲联邦在远东的一个贸易基地,虽然从常驻人口数量上讲比紫霞岛少很多,但这些移民无论男女基本上都是壮劳力,其中大多数人从事甘蔗、香料和杂粮种植,另外,移民中大约有一半的女人在各个工厂里上班。

而如今,随着近军户制度的逐渐确立,移民们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从事军事训练,尽管这一点对于曾经的大明百姓而言并不陌生,但对于小艾他们来讲,工作量确实是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