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 赵老师的大事(2 / 2)

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根据澳门和帝汶传回的信息,如今就是有技术工人,完全发挥出设备潜力也满足不了骄傲号和妮可号的贸易需求,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外延式的扩大生产规模——复制。

所以最近玻璃厂负责人乔晓牧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玻璃厂坐镇指挥,现在那里有二十四个学徒,十五个汉人杂工,都是高薪,而且吃住都在厂里。

所以目前玻璃厂是生活设施最好的工厂,这里有专门的宿舍、厨房和澡堂,里面的家具家电厨具很多都是是旧世界物资,跟老朱的赛福岛牧场生活区不相上下。

对于乔晓牧来说,这里跟赛福岛牧场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妹子,但仅仅就生活条件论,这里是除了红楼以外最好的地方——当然了,大伙也认为必须是最好的,因为玻璃器皿和玻璃镜子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商品,是挣钱大户,待遇好一点也是应该的。

对于乔晓牧来说,眼下的生产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培养人才,既然外延式扩大生产能力是必须的,那么最大的瓶颈问题就是人才了,所以他是找教委要人要得最频繁的人,到了夏小鸥每次见到他都想躲的程度。

难能可贵的是,乔晓牧还是一个勤奋的科研者,他几乎每隔一到两个月都要推出新产品,他说,要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澳洲人的玻璃品牌,同时培养和锻炼人才。

所以乔晓沐目前还担任着太平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兼副总裁,这个任命是《北上基金》和侯相麟共同签署任命的。

联邦参议院在关于玻璃产品的贸易开发问题上有各种各样的策略和争论,但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培养人才方面的意见是一致的,最近,乔晓沐向教委提出要求把年龄十二岁以上的孩子组织起来——其中包括竹园和向日葵,全部实行半工半读的新学制,也就是说,十六岁的年龄还要继续下调,为此夏小鸥虽然拒绝了当场拒绝了乔晓沐的要求,但后来还是有所妥协——竹园公学十二岁以上孩子的半工半读学制,其实不是夏小鸥的主意,而是向各大公司让步的结果。

老巴乔晓沐一路骑行,沿途风光无限,然而两人无心欣赏,就这样紧赶慢赶,半个小时后到达了位于西流河口东岸的玻璃厂,这是当初穿越者们继砖瓦厂、水泥厂和糖厂后建设的第四座工厂,如今,这里早期那种简陋的场景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砖瓦厂房和水泥道路,九号线铁路的两条支线直通车间,分别连接着石英砂矿区和更远处的石灰石矿区。

两人骑行进入厂区,下车后立刻被一位杂工结手了自行车,两位信步走进玻璃窑炉车间,老巴第一眼就看见了一系列的玻璃产品——有平板玻璃,还有各种颜色的透明玻璃。

乔晓牧远远的就跟操作工们打着招呼,老巴也满脸微笑挥手与灰头土脸一身蓝布工作服的操作工们问好,工人们也笑着回应,看来厂子里的工作氛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