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生活方式的差异(2 / 2)

一部分人又开始了日常的忙碌,今天是向日葵女子公学和竹园公学的新生入学日,为此今天的当班老师们一大早就搭乘火车去了学校,对于另外一群有工厂管理工作的理工男们而言,他们不得不起得更早,因为他们手下的员工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逼着这帮人也跟着早上五点半,天刚刚蒙蒙亮就要出现在工厂里,然后在下午十九点之前放工人回家。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目前这群汉人根本没有晚上做工的习惯,在几经磨合后,穿越者们终于发现,汉人们根本不在乎是不是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在汉人们的观念里,白天就是干活的时间,到了天擦黒就必须要回到自家的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要吹灯拔蜡上炕该干啥干啥,这是千百年来祖宗十八代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一点认识不足的管理者们,一度曾经按照旧世界的作息方式安排汉人们的作息,结果发现这样做完全行不通,特别是上晚班的,因为汉人们在习惯和生理上实在适应不了,曾经差一点出事故,而且到了傍晚以后,汉人们的劳动效率会急剧下降,因此穿越者们最后也只好将就这帮汉人们的作息习惯,每天一大早五点半到六点就让汉人们上工,上午十一点供应一顿“早餐”,吃完后接着干活,直到下午四点再供应“晚餐”,然后让工人们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左右,直到天基本黑了才放工人们出工厂,登上火车回到红码头附近的居住区。

但正是因为这样,平均算下来,除了星期天强制休息一天外,汉人们每天的劳动时间竟然高达十一到十二小时,而且还不用给加班费!大概是汉人们也对工钱相当满意吧,工人们就这样干一天下来毫无怨言。

到了后来,居然连星期天也取消了,因为汉人们不习惯星期天,他们来就是挣钱的,多干一天就多一天工钱,所以也不在乎连轴转地干活,当然了,遇到节日那是必须放假的,比如传统的端午、中秋、天帝诞、甚至妈祖祭,至于腊八年三十元宵诸如此类的节日,那就必须放汉人们回家,哪怕工厂里的工作再紧迫也雷打不动,到了这些当口,多给钱也留不住人……

大家最后也不得不认为,其实这样的作息也是不错的,反正星期天什么的自己可以轮班去,不过,唯一不习惯的是早起早睡,特别是那帮来自旧世界的理工宅男们,他们在最近这一段时间里,被迫煎熬着跟着汉人们的作息时间过日子。

不过呢,最近赵老师他们又开始考虑在厂区内建“工人宿舍”了,因为大家讨论后认为,这样不仅能节省工人们花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还能让工人们保持更充沛的体力多干活,说不定还能适当延长一点工作时间呢。

好吧,说老实话,赵老师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开火车的成东、黄海和一群理工男们实在有些受不住这样的早起的作息了,要知道,长时间的坚持早起这种事对于宅男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件比实现世界和平还要困难的事情。

一句话,作息时间的不同,其实反映出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根本差异。

现如今,这群来自旧世界宅男们,被迫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来,然后载着这群工人去各处上班,这太特么太折磨人了。

而且,每天要早起上班的不仅是西流河工业区的工厂,还包括黄铁矿、石灰石的矿场和煤矿。

这些矿场虽然名义上是曹丽梅在主持,但显然大伙是不可能让一个大姑娘带着一帮大老爷们成天呆在荒郊野外的矿场里,因此那里的日常作业其实是这群理工男们轮流值班去管理的。

而且矿场的距离还挺老远,为了保证那里能及时开工,宅男们每天都要起大早,可以想象,这对大家的日常起居有多么大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