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崔二郎娶媳妇(1 / 2)

魏汉华夫人传 陈杉杉 4076 字 2020-07-01

终究,令谨还是没有等到阿灵的回话。

偶尔,令谨还是会想起那个清秀可爱的小丫鬟,拎了个小袋子,笑眯眯地探了头在门外,朝着阿巧招招手道“姐姐,福报到~”

笑容纯真,眼神灵动,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令谨让人将夹竹桃移了出去,转而种满了山栀。

有人问到,令谨便说是自己想养着等山栀花开了做菜。

这话虽是借口,可倒也不完全是假的。

栀子花可单吃,也可以炒其他的配菜。

凉拌栀子花,将栀子花去杂洗净放入沸水中,稍稍煮一煮,捞出沥水晾凉。

抓松撒上葱花、姜丝,浇入香油、老醋,放一点食盐搅拌均匀即可。

放在菜色的盘子上,不禁看上去清香鲜嫩,更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或者用栀子花煎蛋,同样是栀子花过一道热水,再切成碎末,和鸡蛋搅拌均匀,锅中加油烧至八成热,倒人栀子蛋花,快速地过油炸熟即可。

除此之外,日子也就波澜不起伏的过了。

唯一在令谨生活中不寻常的事儿,便是从崔家的线报上得知,宫中那位被传天生凤命的楼兰贵女,有了身孕。

小舅舅那边,令谨也有派人过去问过,可小舅舅只是坚持对付总头的事要自己亲力亲为,令谨只得作罢。

而自家祖父在佛道之争,有所收敛,不知道是不是多多少少听进去了自己当初的劝谏,可当今陛下的手段是越发的激进。

三月底,当今陛下拓跋圭转奉道教,并在大殿亲受符箓,并下令诏禁王公,庶人私养沙门,并公开处刑杀僧领玄高。

世家纷纷传言说是当今陛下是受了司徒崔浩的影响,一时间,对崔浩忌惮的有,追捧的却更甚。

因此在内院之中,四月初四今天的这件事,便不可不谓是大事。

四月初四,羊日冲乙丑牛,宜婚嫁,崔家的长子长孙的迎娶新媳。

昨天穆家便将嫁妆送到了崔家,足足百抬,大箱小箱,从剪刀到床,一应俱全。

头抬的嫁妆,是当今圣上钦赐的嫁妆,后面跟的是宫中两位贵人的贺礼。即便在鲜卑贵族里,这等荣誉也是头一份。

昨天半夜下了点春雨,今儿个地上青苔,绿如油,树上的嫩枝上还挂了点点水珠。

自己这么一个三房的女儿,都被一大早拉了起来,打扮好,出来迎宾。就连朱颜大了个肚子,都出来走了一趟。

好不容易到了黄昏,重头戏终于来了。

宾客们本来在欢声笑语闹腾,到了吉时左右,渐渐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

令谨跟在五娘的身后挪到了门口,占了个好位子,准备看热闹,她是真的好奇,古代到底是怎么娶亲的。

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

男子在黄昏时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来,所以叫做“昏因”。

只见远远,从车二乘,有一众美婢执烛,不快不慢的前行,领头的十六人大抬轿是黑金色,隐隐有着图腾,显得是奔放而华贵。

后面跟着似是无穷无尽的送亲队伍。

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则是前去迎亲的崔二郎。

根据周礼,迎亲的人也需穿黑衣,崔二郎本身长得也不错,一身抽金丝的黑色锦袍,称的人更是俊朗,如果忽略他眼底下的隐约的黑青色,这么一看来,倒也是浊世翩翩公子。

车马停在了崔家门口,崔二郎侧身下马,他又走到饺子面前,示意轿夫将轿子轻轻放下。

马上有两边的侍女,将柔软的红绸从门口一路铺到了轿子前。

周围的宾客渐渐发出欢呼声,热闹的笑声。

崔二郎撩开轿子的门帘,正打算牵了穆长青的手,引导着穆长青爬到自己的背上。